胡清收到的十三阿哥的資料上顯示,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生母為已故敏妃,有兩個胞妹溫恪公主和敦恪公主。愛新覺羅胤祥精於騎射,每發必中。詩詞翰墨,工整清新。擅通音律,磊落不羈。臨危不懼,猝變不驚。心思機敏,和四阿哥交好……現明為守衛圓明園八旗禁兵之督領,暗為密探營的總領,是康熙頗為倚重的皇子。其實幾年來,胡清對十三阿哥的舉動都是關注的,因為他是哥哥身邊最好的朋友,也因為他和胡清的另一層關係。
聽到有人叫自己“清兒”胡清抬頭看到十三阿哥同哥哥一樣的修長的身材,此刻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中。麵如冠玉,鼻若懸膽,黑色大氅和一身暗青色的錦袍為了趕路已經是風塵仆仆,一雙黑漆漆的眸子卻不染半分塵埃迸出璀璨的星光,麵上帶著七分喜悅和三分溫柔。
“十三阿哥?你到了,還以為得晚幾天才能見到你,路上辛苦了!”胡清站起身迎向十三阿哥,語氣裡有著他自己刻意也掩飾不掉的關心和驚喜。
胤祥比預期提前幾天到。胡清猜他為著趕路,一定是沒有好好休息過。
“清兒,四哥差我來助你!”胤祥對胡清燦然一笑說,因為容宇的關係,他對胡清很親近。
“十三阿哥客氣了,應該是胡清聽憑十三阿哥差遣。十三阿哥先去洗漱一下,胡清給十三阿哥洗塵。”回身對風說“風,你帶十三阿哥去洗漱。”
胡清引領十三來到一樓餐廳,胤祥很隨便地坐下,完全不顧主次尊卑之分,胡清也揀了一個位子坐下來,對他的好感更多了幾分。
胤祥看著餐桌再看向胡清“如今在河南吃這麼一桌飯菜,怕是不容易吧?”
胡清麵上微紅“家常便飯而已!”刻意的對他好,不是因為他是皇子,是因為在心裡,他和自己的親哥哥沒有區彆。
胤祥拿起酒壇看了看,又聞了聞,轉過頭對胡清點頭。“二十年的女兒紅,謝謝了!”
胡清笑了笑不說話。
胤祥倒了一杯酒遞過來“來,我借花獻佛敬清兒一杯,這幾日辛苦你了!”
胡清以手擋住酒杯,笑著搖頭“不敢當,十三阿哥請自便,胡清不會飲酒。”
胤祥笑聲爽朗。“男子漢大丈夫哪能不會飲酒!來,喝了它。”說著又把酒杯遞向清兒。
胡清急忙擺手“不不不,不瞞十三阿哥,胡清自幼身子柔弱不能飲酒。十三阿哥請自便吧!”
“你怎麼扭捏得象個女人似的。”胤祥收回酒杯,一飲而儘,然後說道“你的動作倒快,幾日的功夫糧食就到了府衙,從開封再分到歸德、河南、南陽、汝寧、陳州、彰德、衛輝、懷慶各府,再由府往下麵的各州縣分發,估計再有幾日,糧食就可到了百姓的手中了。清兒,我替百姓謝謝你,替四哥謝謝你,替朝庭謝謝你!”
“十三阿哥不要客氣,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不也是為了百姓麼,胡清能做的也隻是略儘綿力而已。”
“好,不說謝謝,我們都是為了百姓。”胤祥說畢,舉起酒杯,胡清也舉起茶碗,對十三做了個請的動作,兩人相視而笑。
胤祥一杯酒下喉,扭頭問“你們胡家在河南有不少的生意,今年年景不好怕是要受影響了吧?”
胡清淡淡的說“還好。”豈止他一家受影響,比起普通百姓,他們好得太多了。
胤祥歪著頭說“河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曾經上演過很多的曆史,武王伐紂、春秋諸侯爭霸、戰國群雄逐鹿、劉邦項羽對峙、光武劉秀興漢、曹魏中原稱雄、……”
胡清淡笑著接過他的話“還有隋末瓦崗暴動、趙匡胤陳橋兵變還有嶽飛抗金。十三阿哥,你好象很神往啊?”
胤祥咧嘴苦笑,“其實我更希望和平,老百姓豐衣足食,沒有饑民,難民,皇阿瑪不必再日夜憂心。”
胡清歎氣,“其實這也是每個平民百姓的心願。”他賑災這些年,已知百姓們的心願不過是衣食無憂而已。
看到胤祥心疼皇上,清兒心裡感動,便笑意盈盈的看著胤祥說“隻不過,男人總認為在戰場上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是不是?”
胤祥不好意思的笑說“至今還沒上過戰場殺敵,有點遺憾而已。清兒,難道你不是?”
“我當然不是!”胡清笑著搖頭,略一停頓即轉變話題“十三阿哥,我記得你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赤欄橋外柳毿毿,千樹桃花一草庵。正是春光三月裡,依稀風景似江南。片月銜山出遠天,笛聲悠揚晚風前。白鷗浩蕩春波闊,安穩輕舟淺水邊。瑤圃瓊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橋邊。詩成自為豐年喜,沽酒尋梅亦偶然。寫的意境很美,看得出你很喜歡江南。”
“是啊,隻要是去過江南的人都會喜歡江南。想不到你竟然知道這首詩,那是小時候寫著玩的。”胤祥搖著頭淺笑。
“是嗎?我還知道一首物候深春好,遲遲景漸長。柳塘新水綠,花雨小簾香。波曖看魚躍,泥融喜燕忙。熙然俱自得,遊泳賴軒皇。是你寫的《春晝》,很清新淡雅,我最喜歡‘柳塘新水綠,花雨小簾香’這句。”
“你的詩呢,念一首我聽聽。”胤祥自己是文武全才,此時和有著‘神童’稱號的胡清談論詩詞,自然是要欣賞胡清的佳作。
“我的詩啊?念一首給你聽吧。何事惹天愁?任雨清秋。連綿山色卷雲眸,偶感飄零風過處,身似行舟。情困酒封喉,愛恨難收。牽腸餘夢枕寒流,寂寞人間誰與我?一醉方休!”清兒悠悠的念完,然後靜靜的看胤祥。
“偶感飄零風過處,身似行舟。情困酒封喉,愛恨難收。嗯?清兒這是你寫的麼?情困?你?”胤祥帶著些吃驚,看著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