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神話之萬古一帝!
此時的李不悔一身紅袍,繡有八鳳,和帝後九鳳隻差一個肅穆,正端著一杯精致無比的茶盞細細品茗。
妝容很深,暗紅厚重,極具壓迫感和威儀!
李不悔本身就是軍營出身,西涼邊關長大,比之未央宮的另幾位貴妃多了幾分的颯冷和狠勁兒。
那沉冷而孤傲的眸子裡頭,也似乎再也看不見當年身為郡主之時的刁蠻和秀氣了。
“李石,西天域那邊有回信了嗎?”李不悔擱置茶盞,抬眼,冰冷的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那位身披一品朝服的老臣。
李石匍匐跪地,誠惶誠恐,顫聲道
“回……回娘娘,目前還沒有任何的回應,怕是又跟之前一樣,陛下還是不予不采了。”
能身披一品文官朝服的,自然不是普通人。
這李石不是彆人,正是當朝內閣輔臣之一、堂堂的吏部尚書、真正的大權在握型的一品朝官!
吏部啊!
那可是統管吏治文臣考核升遷的國朝重部啊!
事實上,李石升任吏部尚書一職的時間並不久,僅僅三年而已,之前一直都是吏部左侍郎。
另外,李石的出身和當今的國柱王府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算是同宗的旁支,能有今日,也是蒙受的國柱王府的照顧。
也正是因此,李石對於當今的國柱王府的核心人物李不悔是絕對的忠心不二,為首是從!
李不悔聽了這話,頓時眉頭一蹙。
旋即,輕歎了一口氣,搖頭,很是不解,道
“沒道理啊,這一次可是半個朝堂的聯名上書,連張居正那個老家夥都出麵,陛下不可能沒有反應的!”
這時,躬身站在一邊的一位老人走了出來,麵容有些不安,神色頗為惶恐。
這位老人並非彆人,正是當年國柱王李河圖的貼身衛將,也是如今的國柱王府的老管家,恭叔。
隻是如今的恭叔蒼老的厲害,,兩鬢花白,連腰也佝僂到了一起去了。
“娘娘,老奴有些擔心……”恭叔沉聲道。
“擔心什麼?”李不悔眉頭一蹙。
“陛下對帝後用情至深,而後帝後歸來,陛下也許……”
“沒有什麼也許!蒙耶青憂缺位十一年,早已不配帝後之位了,再說了,本宮可是為陛下誕下了皇子,泰兒聰明有為,早就應該立為太子,陛下就算是再一意孤行,也不能無視朝堂臣心和萬民之意!”
李不悔冷哼。
說到這兒的時候,眼眸之中竟然流露出了一絲怨怒和憤恨,撫在鳳椅扶手之上的那隻手,竟生生的抓出了五指深痕。
而後,猝然起身,走下殿去,麵朝著殿外負手而立。
“十一年了,漢土早就忘了那個所謂的帝後了,這十一年來,是本宮一直在替陛下分憂解難,代為執掌六宮,撫慰天下!”
“論臣民之心,本宮兢兢業業,更是國柱忠臣之後!論貢獻,本宮將泰兒一手撫養長大,文韜武略超凡過人!”
“不是本宮在逼迫陛下,而是臣民之心不可阻擋!”
李不悔憤聲道。
恭叔不語。
李石卻是伏跪,連聲道
“娘娘所言極是,這大漢帝後之位,本就應該是娘娘的!國柱李家為了漢室江山傾付一切,大皇子文韜武略,更是民心所向的太子人選!”
“不必恭維本宮,你……退下吧!”
李不悔轉身,冷聲道。
李石叩拜之後,躬身退下。
恭叔依舊是沉默不語,老眼之中有種說不出的複雜意味。
他總有一種不安感,總覺得李不悔這一次……或者說是這幾年來真的變了太多了,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而事實上。
恭叔心中也有種怨悶感。
陛下這些年來,是真的有些虧欠了李家,虧欠了娘娘!
“恭叔,你也退下吧。”李不悔看了恭叔一眼。
恭叔還想要說些什麼,但最後是還是不知該如何啟口,索性便行禮之後躬身退下了。
宣和殿之內,獨留下李不悔一人。
這位漢土當前最具權勢和聲望的女人,卻在突兀間合閉了雙眸,兩行清淚落下。
“為什麼?到底是為什麼?”
“趙元開啊趙元開,我李不悔究竟是什麼地方的對不住你?又究竟是哪裡比不上蒙耶青憂了?”
李不悔自言自問,淚如雨下。
募然間,她想了很多很多。
當年遵循父王之命千裡奔赴長安,那是她第一次見到了陛下,驕傲的她從一開始的抵觸不屑,到慢慢的驚歎崇拜,再到一見傾心義無反顧。
她很愛那個男人。
她的愛,從來都不蒙耶青憂少,更不比她廉價。
也許是初見之時,自己真的有些過分了,但那也不能怪她,因為在那之前的趙元開確實毫無亮點軟弱無能。
對此,李不悔一直都愧疚在心,所以一直都很卑微著,為了能讓那個男人開心,為了去取悅他,她甚至拋棄了所有的尊嚴和傲氣。
蒙耶青憂可以為了陛下去赴死。
我李不悔又何曾不是如此?
國柱李家為了漢室,赴死了多少兒郎?
我李不悔不是普通人,而是堂堂的大漢郡主啊,說一千道一萬也是個喜愛紅妝的女人啊。
試問漢史千年,又有哪位尊貴的郡主自幼就在西涼那種地方長大,在軍營之中像個男孩子一樣苦練搏殺?
李不悔一直在討好。
卻從未見過陛下的溫柔。
哪怕是陛下開恩了,給她冊封了妃位,李不悔心裡也清楚,那不是自願的,而是父王和太妃極力勸諫。
李家畢竟是國柱之家,李不悔畢竟是郡主出身。
兩人更是有著指腹為婚的緣分。
儘管……
這一切看來,更像是趙元開給她們李家、給她李不悔的一種施舍。
但這沒關係。
她李不悔並不怨恨。
入宮的那日她是那麼的開心。
陛下獨寵帝後,她李不悔沒有吃醋。
對烏庭芳情有獨鐘,她李不悔沒有不開心。
哪怕是陛下對許心甜溫柔備至,視她李不悔為旁物,這也沒什麼。
李不悔見著她們,都會喊一聲姐姐。
儘管這些人沒有一個有她的出身尊貴。
但那又怎麼樣呢?
她不在乎。
她在乎的隻是陛下開心就行了。
龍床之上,她萬般主動,主要陛下好,她什麼都可以。
再而後。
帝後離奇消失。
那個時候的李不悔也沒有彆的心思。
她隻是心疼。
每每看著陛下深入簡出像個變了一個人似得,就心疼不已,就想著能為陛下分擔點什麼。
但……
陛下不給她機會。
後宮不管剩下幾個人,她李不悔永遠都是陛下最後想起的那一位。
許心甜為陛下誕下了小公主,趙安平出生的那一天,李不悔就站在一邊,她癡癡的看著陛下,發現陛下竟然是那樣的開心。
於是乎,她動心了。
她幾乎乞求般的取悅陛下。
終於。
她如願了。
但也是那一年。
李不悔唯一的至親,她的父王,終究是沒有抵過滿身的戰傷,在趙安泰還未出生時之前,帶著萬般的不甘和遺憾隕落了。
那一夜的李不悔哭的很厲害。
李家貴為親王,何等的聲望地位,但事實上這個國柱王府其實就她和父王兩人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