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軍官愛不釋手地撫摸著飛機,自信滿滿的道“這款固定翼無人機雖然在速度、高度和續航上,還不能和有人駕駛飛機相比,但成本非常低廉。作戰的時候,即使損失的再多也不怎麼心疼。在牢牢掌握製空權的情況下,這樣的無人機將成為事半功倍的殺手鐧。”
大疆在研究無人機,軍方也在研究,不過方向不同,但又有互補之處。
比如大疆得到了軍方在空氣動力學、材料、發動機等技術領域的支持,而軍方則得到了大疆在飛行編隊程序、航電、飛行操控等領域的幫助。
除此之外,在這款固定翼無人機的研發過程中,還有一家企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那就是華為。
現在天上的通訊衛星可沒有那麼多,無線網絡的傳輸距離限製非常大。這也極大地影響了無人機的活動半徑,遠遠不能和後來的那些同類相比。
軍用領域還好,民用領域才是最讓人撓頭的。
通信不行,那麼遠距離操控無人機就是鏡花水月。唯一的辦法,就是聯合國內技術最強的企業們共同解決技術難題。
在肖淺看來,前世的中國科技企業最不好的一點就是互相將彼此當成了競爭對手。在國內市場上恨不得將對手置之死地,結果到了國際上一個個慫的要死。
本來中國的企業實力就不是多麼的出眾,還隻會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折騰,什麼時候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導權?
因此他很注重企業間的聯合,甚至為此不惜出讓足夠的利益。
彆的不說,這一次的無人機研發過程中,就體現出好處來了。
沒有他將幾家企業聯合起來,大疆的無人機麵世時間,並不會比前世更快。形成市場競爭力,那就更加遙遙無期了。
真正好的企業,不但要能夠自己發展壯大,還要能夠聯合足夠的盟友形成市場控製力,同時還要對國家、民族有相應的貢獻。
“這樣的固定翼無人機,飛行高度能夠達到多少?續航時間是多少?”
汪濤親自講解。
“飛行高度能夠達到一千五百米,續航時間能夠達到三個小時。”
肖淺不滿足,繼續問道“載重呢?”
汪濤知道他要問的是什麼,道“可以搭配一台五公斤重的通訊中繼站。”
肖淺看向另一邊華為的負責人。
那人點頭,幫汪濤做了證明。
“經過我們和星光科技的聯合研發,已經做到了中繼站的小型化。不得不說,肖總的想法真的太具有創造性了。”
肖淺提出了什麼設想呢?
在目前無線網路通信不足的情況下,無人機是無法做長、高距離的飛行的。因為控製中心會和無人機之間失去聯係。
本來這個問題,大疆是無法解決的,隻能將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和高度分彆限製在一公裡和五百米範圍內。
但肖淺從ifi中得到了靈感,提出信息中繼的概念,來增加無人機的放飛範圍。
做法就是在無人機上裝載通信中繼站,然後在空中利用中繼站進行過渡,不就可以讓無人機飛出更遠、更高的距離而不失去控製了嘛。
當然了,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隻有華為。
大疆、華為和星光科技三家聯合攻關了兩年多,終於成功研發出了小型化的信息中繼站。
呃……其實也借鑒了預警機的原理啦,但能說嗎?
恰好大疆的飛行編隊程序研發成功,便可以做到在放飛的一組無人機中,加入一架中繼站飛機。
到了飛行距離的極限後,讓中繼站飛機停留空中,充當信息傳輸中介,而其他的無人機則可以繼續向外延伸。
經過試驗,通過這樣的方式,中間最多可以使用兩段信息中繼,也讓固定翼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達到了喜人的一千五百米。
如果想要讓固定翼無人機飛的更高更遠,那就需要等待近地通信衛星網絡完善以及無人機的發動機、材料等各方麵取得突破才行。
但這些成績,已經滿足了肖淺的期待。
他給汪濤留下了一句話。
“五月份之前,固定翼和螺旋翼無人機,必須給我留足三千架,我有大用。”
同時他又給汪濤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這段時間內,你們需要研究一下,如何能夠利用無人機進行伐樹作業。比如給無人機加裝電鋸,或者噴火器。哦,對了,還有滅火器。”
汪濤聽的臉都綠了,這位老板怎麼想法如此奇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