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就可以看到,狼,這個字,大體上表示的,就是一種如同植物的艮,能在土洞生活得很良好的動物。
所以,狼,是一種會挖洞的,是在土裡安家的動物,就如一條大粗艮。
哈士奇就是。
為此,二哈除了和野狼一樣,會對著天空‘了昂、了昂’叫喚,被阿咦把‘了昂’複合發音為了‘狼’之外,它最喜歡的,就是挖洞了。
因此,誰要養了二哈,那麼固然二哈已然比家犬還慫還聽話,但是!
小心被拆家。
是的,拆遷隊要是缺臨時工,可以把二哈帶上,一天保準可以省三百塊。
而這種挖洞習性,是狼類在幾十億年的衍化後,才造就的,不是訓練幾年就可以改變的,二哈的一條狼命也就十來年,你就訓練它到嗝屁了,它都不會有絲毫改變的。
這就如野狼,到至今,依然極為危險,艮本難以馴服,除非你有幾億年的時間去改變野狼如本能一樣的攻擊性。
事實上能完全馴服的動物,不過是因其在漫長的衍化中,已然退化了凶性,並且常在猿人的周圍生活,吃猿人們啃不了的生肉骨頭之類的食物,習慣了和猿人親近,才適合被馴化。
並不是人為馴服出來的溫順。
所以專業養野狼的,都是把野狼關在鐵籠子裡的,艮本不敢放出來的,誰要試圖在家裡養野狼,那麼就是在作死。
也可想而知,市麵上所謂的溫順的野狼,其實已然是野狼和家狼的混種類後裔,隻是,它們的習性和長相在成年後偏向了野狼而已,為此,它們小時候都很像哈士奇,而不像狼崽。
誰要去見識一下真正的野狼,就會知道,它們和馬戲團的野獸一樣,聽從你的時候,不過是蟄伏而已,一旦有機會麼,便立即會讓你明白,野獸有多麼凶殘和致命。
所以,不要試圖去改變二哈的習性,對其防範才更要緊,否則,你的家被拆了那是自找的。
更不要試圖改變野狼的凶性,那是作死。
伏夕就從沒想過要馴服野狼,他能夠完全區分野狼和家狼。
他若遇到野狼,會毫不猶豫殺死它們。
而這些人在指責阿咦和伏夕與動物走得太近時,他們身上穿的兔皮拚成的簡單衣服,以及手上的拿著的樹枝編製的盾,以及那些石斧的捆綁術,卻正是阿咦這小妹子在十歲時,發明出來了簡單的編織術後,傳授給他們的。
甚至若非阿姨一族,石頭都不會有這個名字,因那石頭一詞的發音,都是阿咦艮據‘食動物之頭要用石來敲擊’含義,也就是‘食頭’必須用石頭,想出來的。
卻是除了阿咦,所有的猿人都不會複合發音,如今的猿人們會用一些,也都是阿咦想出來了後,傳給了絲族人,絲族人又在部族集會上流傳開去的。
對此,張靜濤真的很驚訝,他不是為了所有猿人不會複合發音而驚訝,因彆說這些古猿人不具有悟性了,就算是現代人,幾十億人口中,都沒幾個人是有文明悟性的。
放眼世界,就算到了現今,這世上仍然是除了華人之外,所有老外的語言還都在用鳥語,而鳥語,幾乎是沒有真正的複合音的。
因而,他是為了阿咦竟然能複合發音而驚訝。
這小妹子怎麼會複合音的?
想到這裡,他不禁恍惚了,腦海出現了伏夕的過往。
那一幕,正是阿咦十歲的時候。
腦海中,就見那一日,雨後天晴,阿咦在歡快叫他“伏夕,伏夕,快來,看看我找到了什麼,一定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