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晚上被野獸襲擊。
好在在這大地之上,河流雖隻會在山洪來時才出現,但時不時都能遇到山洪造就的水潭沼澤。
那些水潭的水,大多還是頗為清冽的,為此,在有那麼多水潭的情況之下,艮本不必擔心大型野獸隨著水源而來,基本上,隻要附近沒猛獸,那就沒有了。
也為此,在吃了幾天狗肉,終於了沒了食物後,甚至張靜濤認為就要啃草皮的時候,卻驚喜看到柴圈跳入了水潭中,沒幾下就叼來了一條肥魚,扔在了他麵前,而後,露出了柴犬那天真又幸福的笑容。
“看來你才是湖裡精,是發音和狐狸一樣了,才給你換了個叫法,叫作了犬的吧?”張靜濤很吃驚,第一次發現,原來犬才是捕魚的能手,而不是貓,也不是狗,更不是狐狸。
為此,犬和狗,是不同的。
以前,他和所有人一樣,完全弄不明白,為何有了狗,還要有犬這個稱呼。
此刻才發現,它們的區分就在於此。
那麼,這個犬字再深奧難解,都應該帶有靠水吃水的湖邊生存物的含義。
當然,文明用字,的確不是單純的象形那麼簡單的,華文從來不是簡單的象形文字,而是一種形意文字。
但是,若有人教授傳承文明,那麼文字必然都是很清晰明了的。
並且,學一個字的時候,就可以同時學到文明知識。
就如狼字,就如狗字。
而在柴圈抓到魚兒的時候,阿咦正在水邊,邊洗邊吃摘來的幾片薄荷葉子,便‘咦’了一聲,卻因含著食物,這聲‘咦’變成了‘魚’,於是,這種抓起來的食物便被叫作了魚。
當然,這隻是說,阿咦給魚取了個複合華音,並非獸語中沒有魚這一獸音。
南方海邊的野人,因偶爾在海灘上撿到海魚,對魚還是有獸語稱呼的。
隻是,野人的部落蔓延到楚地,發展為猿人後,猿人們卻很少用這個獸音,很多猿人都將其淡忘了。
因為隻會用棍子當武器的猿人,是沒有能力抓魚的。
卻是大多數猿人,遇到難對付的事務,自然就放棄了,他們會換一種食物,這和猴子的習性也沒啥區彆。
猴子,是會使用工具的,它們會拿石頭來砸果殼,還很嫻熟。
但是,若讓它去用棍子或石頭砸魚的話,那能砸到就怪了。
所以從來不是隻有人類會用工具,可單純以使用簡陋的工具來說,其實並不能發展出文明來。
文明,有其偶然性。
才唯一。
事實上按照這裡的猿人的口口相傳,據說,人類自洪荒就存在,已經存在了不知多少億年了,但卻隻因阿咦的出現,才發展出了複合語言和真正具有創造力的生活用品。
“這個水潭在周圍有好多更好走的水潭,周圍又全部是大片的灌木,攔住了動物往這裡來,不會有動物來個水潭邊排泄,水就十分乾淨,這條魚應該是很乾淨的,一定能吃。”小妹子眼睛亮了。
她會這麼說,是因為猿人老要吃生肉,對有些動物會有寄生蟲是很清楚的,常有猿人吃到了不好的肉,不多久就肚子痛的。
這也是猿人不會去吃老鼠之類的動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