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心臟對跳動的耐受範圍,大體上就是基數的3倍。
那麼,向下來說,差不多也是3倍左右。
也就是說,在人體的生理機能運轉極慢的情況之下,心跳20跳就還能維持人體的生理機能在最低的速度下運轉,心臟本身也還能堪堪維持生機。
那麼,以此來看的話,60跳時,心臟每一跳需要1秒,20跳時,它則是3秒跳一次,脈象浮到了幾乎極限,再長,就要斷跳,於是,心臟能耐受的變緩範圍,大致就是3秒。
想必有人對中醫的脈象稍有點了解了。
因此,若要符合心臟本身的節奏,那麼,停止按壓的間隙,最好不要大於3秒,才最有利於複蘇。
為此,‘心’這個字除此形意著心臟、主血管口,以及靜脈血逆流之外,亦帶著這種三隱分的含義。
當然這種按壓最好是不斷才好。
但是在隻有一個人施救的情況之下,當然沒法做到這一點,那麼,若要間斷,也最好控製在2秒以內。
這就是說,可以施展人工呼吸的時間,它僅僅隻有2秒!
如果施救者動作太慢,延時到了3秒,那麼,救活假死者的成功率會大大降低。
楚女,身才十分好,就這麼壓著,張靜濤能感覺到手上傳來的極為強大的誘惑,但他卻在有了戰國經曆後,完全可以控製心神,手掌該離開時,絕不會多停留一絲時間。
而吹氣的節奏,則是一分鐘最好能達到十次,因正常人做輕微動作時,差不多就是十次呼吸,為此,呼這個字,都帶著呼吸十次的含義。
因此,若有二個人施救,其中一個專門做人工呼吸,自然就可以6秒一次,讓昏迷者保持一分鐘十次呼吸。
但一個人施救時,卻沒這個條件的。
那麼隻能求其次,這個其次,是說人不動時,靜坐放鬆,緩緩呼吸,一分鐘則通常隻需要呼吸7次,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而不會感到氣悶。
為此,氣這個字都是由此而來,取‘七’音。
而溺水的人雖生理機能更慢,對羊氣的需求量更小,但是,溺水之人本就體內缺羊氣了,又呼吸是靠彆人吹氣的,吸收的羊氣不夠,因此,最好能給溺水者吹氣8次。
因而吹氣的吹字,也因此而生,口、欠、人,才為吹,也就是說,人昏迷了,缺少呼吸了,才需要吹,並且,人字除了其本身的含義外,也隱含了八的含義。
而在人工呼吸中,會重八而不重十,是因為畢竟八口是基礎保證。
那麼,知道了人工呼吸的時間後,胸外按壓,也就是說,心臟按壓又要多少下呢?
要弄清楚這一點,當然要知道人類心臟的運作狀態和作用。
人類的心臟,除了運動員之外,普通人的心跳通常會在70跳左右。
心臟和血管的主要作用,是讓身體的各處都能得到足夠的羊氣,以及養分,均衡身體的熱量,帶走身體產生的廢物。
隻是胸外按壓術,最要考慮的當然是羊氣問題。
那麼,在人工呼吸之下,血液能吸收到的羊氣的程度不夠時候,70跳就會有點不夠,因而,為了增加血液中的羊氣量,昏迷者的心跳就最好保持在80跳左右。
那麼,一分鐘就要按壓8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