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缺乏了,他們還會去東海邊製鹽。
此刻,張靜濤看了看洞中的植才,滿滿堆了一洞,把這石縫後麵本對通的口子都堵住了,這是他這些天來收集的結果,如此也能防止野獸襲擊。
這石縫的旁邊,有一些天然形成的土壁,雖土塊的體積太小,不適合猿人群落來居住,卻適合張靜濤一個人在這裡生活。
他便在這土壁上挖了一個洞,讓它變成了一個火窯,他並不擔心火光被人看到。
因為猿人不會認為火光就代表著有人在這裡。
為此,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張靜濤還弄了一些粘土,作了一些簡陋的陶丕放在火窯裡麵燒,整日火都不會斷絕。
此刻,這火窯已然燒了十天,因這爐子可不是高爐,隻是一個不大的火洞而已,燃料也有限,不可能一下燒出那可怕的高溫來,那麼,持續的溫度往往也有效。
至於他會如此燒製陶器先用,是因阿咦已經發現了陶片的妙用,燒陶器這種事對阿咦不會有任何影響。
甚至,憑著阿咦的聰慧,怕是現在已經燒出陶器來了,比他都快。
除此之外,張靜濤並不是沒有想要燒製金屬。
並且,要燒製金屬,在這個洞裡加大火力,未必辦不到,至少燒出含有鉛錫的銅金屬是沒有問題的。
隻是,那是要弄出諸多工具和石料之後,才能操作的。
張靜濤隻努力去采集了一些礦石,這還是因為在火焰山中觀察過那些礦石的緣故,否則,讓他去找礦石?礦石就算放在他麵前,他都不會認識。
為此,張靜濤不由會想到那海崖,那海崖的重矛攻擊,多少也算是以武器勝了自己,很了不起麼?
比誰的武器更先進?絲族人會不行?
張靜濤心中盤算著,更想要燒出厲害的金屬來了。
而這一路上過來時,張靜濤思考的最多的,卻不是武器,而是武技,還有竹矛的弱點。
竹矛,太輕了。
猿人中戰鬥力強的,有很多是天生神力,用的武器勢大力沉。
為此,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完全恢複後,同樣蠻力不小,似乎不太適合再用太輕的竹乾,此刻沒有金屬,自然應該先入手一些洪荒人的厲害武器才好。
而以冷兵器來說,洪荒人對武器倒是無所不用其極,千奇百怪的什麼都有。
否則,若還用輕矛的話,極有可能頂不住敵人那重兵器的撞擊,在打鬥時,竹矛即便不脫手而飛,也會被撞得空門大開。
張靜濤又緊了緊腰間竹製的刀鞘,扶了扶手臂上的竹盾。
這塊竹盾是阿咦製作的,用的是很粗的竹子,有三層,整塊臂盾隻有鍵盤大小,輕巧,又極為牢固。
當然,這麼小的盾,再牢固,防護力也有限,為此,它的中層,是用竹片製造的橫出的竹刺,使得整塊盾就如一個‘非’字。
如此一來,這‘非’字竹盾的格擋麵積就要大不少,足以和任何野獸一搏了。
當然,若用非字盾戰鬥,必然是極為凶險的近身血鬥。
由於白天不便外出狩獵,張靜濤就在山縫裡看著外麵的動靜,心中想著一些文字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