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仙子般神妙和華麗的身影。
然而人們看不到的是,阿咦遠比常人粗糙的一雙小手。
“起來把,諸位,今日起,我們將擁有司空能力,我已用‘正’字正南法,和時辰法,把一天分為二十四個小時!”
阿咦在台上,並不玩神神叨叨的,而是立即讓人推出了一塊巨大的黑板,說了這麼一番話。
而後,在眾人在起身間議論紛紛時,在黑板的上麵寫了一個大大的華字。
這個字,正是張靜濤的姓字張正中的‘正’字!
至於會直接在台上解說文字,是因阿咦在這段時間裡,已然傳播了不少文字,因而再解說文字時,眾人都是能聽懂的。
這正是華文的厲害之處,極易傳播。
隻是,張靜濤見阿咦又要教授文字,卻覺得有點不妙。
不會觸動到夕字業力吧?
張靜濤心中忐忑著,然而,卻毫無辦法,隻能在身邊血石英、火羽、冰羽等人的認真聽講的表情中,跟著聽講。
並且,見首領們都在議論,張靜濤乾脆主動替眾人問道“正南法,是怎麼用的?”
阿咦讚許看了張靜濤一眼,終於完全說出了正南法的秘密,這一秘密,就在‘正’這個奇妙的文字中。
‘正’字,正是說,以上下二橫為界限,中間一豎為一年中冬至時最短,但對於一年的其它日子來說,卻是最長的日影,並且對照這條垂直的日影,來比較其它日子每天日影最短的位置。
日影的方向,取的則是豎方向。
並且由字的下方,照向字的上方。
如此一來,字的下方自然就算太陽光射來的南方,字的上方,則算北方。
而會如此來確定太陽光與‘正’字的關係,是因阿咦最早畫地圖時,用的正是背南麵北的方向。
地圖畫出來就成了上北下南。
因阿咦最早繪製地圖時,從南方來的她,最需要的是觀測北方的地形。
為此,用她自然而然,用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地圖方式。
更彆說,朝著北方畫圖,也符合阿咦對地球的理解。
左西右東對於計時來說,雖是逆向,但對於地球來說,卻是順轉。
左西右東,亦是西島為起首的含義。
之後,當然變為了皇族西宮為首的含義。
西服的弓領,都是由此而來。
當然,對於有參照物的字,就不會以下方為北方了。
比如斜十字,就是一種參照物,它代表日影從南方照下,為此,上方有斜十字這一筆畫的字,上方代表的就是南方。
而冬至最長的日影,自然也是阿咦靠觀測得來的。
之後,有了一個‘工’字作參考後,阿咦就可以更清晰的,以此來找到每日的短影。
並且用短橫當刻度,記錄下豎著的日影的一天中最短的那一天,便形成了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