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道“隻是,這樣的二十四小時固然好,但若要精準計時,畢竟是要以午間最精準的日影來定多多糾正時差的,所以,我考慮到這一點後,還是把一天的時間的放在了正午位置,並且,仍取用下午的時間為小時,上午的時間為時辰,來運用時間。”
血石英聽得入神,此刻卻不由道“可是,這上麵的點也太多了,眼睛都花了。”
而眾人,正要嗬斥血石英不要冒昧,卻見阿咦笑道“是的,二十四小時法雖很好很直觀,但對於我們洪荒人來說,卻有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記不住,也不好表達。因而,二十四小時圖,雖然看上去很直觀,但用起來卻很不直觀。”
血石英大為高興,點頭道“嗯嗯嗯,再說,時間說不定還能再分細一點的,二十四個點太密了,也不利於一個時點中的細分。”
卻竟然提出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思考角度。
把一個圓周分為二十四份,分得如密之後,的確不易在細分出分鐘來了。
阿咦讚許點頭,把二十四個點,一個隔著一個,去掉了十二個,道“是的,正如英兒所想,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就用時辰的概念,把辰時全部隱藏了起來。並把二十四個點,合並為了十二個時點。”
繼而又笑道“想必,隻比十根手指多二艮手指的計數方法,大家應該還是能夠想象的吧?”
台下的眾人一片應和。
而這樣的分時法,就和現代鐘表一模一樣了,從中午開始用正南法計時,而後,走一圈,如此完成的十二個小時,算作小時。
等到了夜晚0點,再走一圈走到第二天中午,如此完成的十二個小時,算作時辰。
好比這十二個時點下麵有一麵鏡子一般。
那麼,不懂這些的人,沒有五弦琴的人,沒有文字六的人,沒有十二進製文明基礎的人,能發明出鐘表來嗎?
搞笑的吧?
那麼鐘表是誰發明的?
華夏人!
而在晚上用固定粗細的蠟燭和蠟心的燃燒速度來對時間計數後,這種因燃燒導致蠟燭的平麵一絲絲下降方式,就被阿咦稱之為了司時。
為此,司,用絲音。
甚至橫彎勾‘??’都不是讀勾的,而是讀si的。
這個‘司’字,便是說,沿著一個平麵,在一個湖體中慢慢下降,使得大水麵體漸漸縮為了小湖體,直到進入湖體的底部,把湖體徹底消耗掉。
這種造字法,帶有丁字的含義,也帶有鹹字的用法。
由此,這個橫彎勾‘??’,都帶上了火在慢慢燃燒的含義,帶上了幻影的含義。
甚至,幻字,都是這麼來的。
幻中的幺字旁,正是如吐絲運動般,一物類似於一物,用‘搖’音,隻是,這一下麵的一物,是個影子,為此,幺字,除了二個相同結構的筆畫外,還多了一個點,這個點表示的就是影子的含義。
而若把幺字的上半部,分開來看,那麼丿一,帶有日影移動一個白天的含義。
再把幺字的下半部,分出來看,那麼,厶字,是溶解的水體在曲折中流動,最終成為一個熱熱的印子‘丶’,也就是成為一個鑄件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