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術士。”
“……你選擇了術士職業。”
“一級術士需消耗1000經驗值,是否升級?”
其餘十個職業變小,隻有赤袍術士脫穎而出,不斷擴大,一瞬間占據全部空間。
經驗池清空,剛剛得到的1000點經驗化成一股暖融融的熱流,流向全身。
“……你開啟了戰鬥職業,晉級為1級術士。”
“……你獲得了1點自由屬性,24個技能點。”
“……作為1級術士,你可以領悟四個0環法術和二個1環法術……現在開啟領悟空間……”
意念中,一個黑色奇點漸漸擴大,逐漸變成一個橢圓形的空間。
橢圓空間中出現了兩道光環,下麵那個黯淡些,上麵那個稍亮,每個光環中都有上百個法術符號在其中不斷轉動。
這兩個環中的法術符號,便代表著葉寧寧可以領悟的0環法術和1環法術。
可能是葉寧寧魅力屬性比前世多了三點、已經達到初始單項屬性滿值的緣故,這些法術符號的數量比前世增加了一半,估計九成的0環和1環法術都在這裡了。
術士是天生的施法者,他們不需要法術書,也不需要學習,依靠天賦就能自動領悟法術。
和同樣是走純施法路線的法師比起來,術士可以在晉級的同時自動獲得法術,每天的法術位比法師多,聽起來優勢明顯,初期的戰鬥力很令法師羨慕。
但作為曾經晉升到四階的惡魔術士,葉寧寧很清楚,《地球》沒有真正廢物的職業,隻有廢物的玩家,絕沒有任何職業可以一家獨大。
術士這個職業相對法師的最大劣勢,就在於領悟法術完全隨機,隻能看老天爺臉色,而法師雖然要辛辛苦苦打怪買法術書,但可以自由選擇和組合,根據自身屬性和需要來調整,成型後適應性和生存能力極強——如果選擇這個職業的玩家有足夠頭腦的話。
簡單的概括,術士走輸出路線,是人形炮台,法師則是後期法術組合成型後厚積薄發的典型,偏向控場者,兩者都完全符合職業描述天賦卓絕與睿智聰敏。
當然,實際上術士玩家不可能有什麼血脈,因此他們領悟法術的方式,就是在晉級的時候進入領悟空間,在待選的法術光環中隨機抽取法術,作為晉級後領悟的法術。
葉寧寧凝視兩個光環。
相比四階後的八環九環法術光環,0環戲法和1環法術的光環轉速非常慢,裡麵的法術符號也比較清晰。
如果是一個第一次就職的玩家,光環轉速再慢,法術符號再清晰,不知道哪個是哪個也沒用,隻能眼睛一閉,蒙頭亂選,祈禱運氣不要太壞。
但對於葉寧寧來說,0環和1環法術是她使用最多的法術,光環中的大部分法術符號就像指紋一樣熟悉。
哪怕以前的辨識法術技能並沒有帶過來,葉寧寧依舊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辨識出至少三分之二的法術符號。
(未完待續)
對術士和法師這兩個職業做了一點修改,刪除了法師需要提前準備法術位的設定。
畢竟這是末世,沒誰能真的像dnd設定中的法師那樣研究法術幾十上百年,把0環法術都能玩出花來的,對於根本對法術一無所知的普通人來說。如果法師職業必須提前準備法術的話,死亡率就太高了,在真實的末日遊戲中,法師顯得很雞肋,職業不平衡,再強大也隻能依附團隊。
所以對於術士和法師兩個職業的修改是
術士是每天的法術位(就是每天可以施放的法術)多,但不能自由選擇學習哪個;
法師則是可學習的法術無限製,但每天的法術位比術士少(1級法師的每天的基礎法術位是,3個0環,1個1環,術士是5個0環和1個1環)。
兩者各有擅長,術士偏向炮台輸出,法師偏向控場,術士前期比較強,法師偏向後期職業,我想這個設定在現實的末日遊戲中較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