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係統提示很可能有上限的可能,前世早已有玩家在公共論壇提出,且還進行過相關研究。
眾所周知,係統提示的內容是描述性的,也就是說,它的提示對象必須有具體概念,因為哪怕在這個非科學的魔幻背景之下,絕大部分事物和運行規律依舊擁有具體的概念可以被表述。
但概念性的表述,無疑不可能全麵地描述整個世界的規則——哪怕,這僅僅是一個遊戲世界。
因為誰都知道,這個遊戲世界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而在正常的認知,現實不僅包括可以被具體描述的存在,還有更多無法用語言和概念去形容的、甚至超出意念的非具象化概念。
我們可以粗略簡單地將之歸結為“混沌”一個事物可以是存在,也可以是不存在;關在箱子裡的貓在被觀察到之前,可以是死,也可以是活;一種顏色,可以是五彩斑斕的黑,也可以是五顏六色的白……總之,係統提示的表述在這些“混沌”性質的事物麵前,無疑是不可能精準的。
具體到遊戲之。
如果玩家達到傳奇甚至傳奇之上的更高等級,能夠觸及更深層的“規則”,這所謂的“規則”,無疑也是一種非具象化概念麼無論是“規則”無法被具體概念描述,以及對現實產生的影響的不明確性,肯定都會對係統的運行規則是巨大考驗,甚至嚴重點,可能令係統出g,整個遊戲崩盤。
就拿葉寧寧遇到的這一位來說,其狀態對物質位麵而言,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那麼祂如果殺了一個玩家,係統又要怎麼描述呢——“你受到了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攻擊”,“你可能死了,也可能還活著”?
所以在前世的時候,公共論壇上專門研究遊戲運行的玩家就提出遊戲係統的提示在玩家抵達一定等級之後,或許、可能、大概……會有天花板。
隻是因為前世等級局限的緣故,到葉寧寧重生之前,這個推想也並沒有得到明確結論,或者說即使有人驗證了,也並未公開——直到今天,直到葉寧寧終於親自驗證了這個猜測。
不得不承認,雖然玩家有各種騷操作,但繼承了末世之前信息社會菁華的那些人們對遊戲的探索深度,和迥異於遊戲土著的思考方式,依舊是所有玩家的珍寶。
“……‘聖者’是原來這樣的存在。”
“……這證明了前世公共論壇上的猜測,當玩家達到一定等級,必然會觸及所謂的‘規則’。”
“……而這規則,既然涉及了‘混沌’的概念,甚至不能被係統具體描述,可以說,已經和現實世界的規則十分近似。”
“……那麼,至少可以說明‘規則’不是原本的基礎規律改頭換麵,實際上隻是在基礎數值模型上建立了一個新數值模型,再套層‘傳奇’‘史詩’的皮來糊弄人,而是更接近末世前所理解的概念,那麼其本質應該更接近這個遊戲的真實,至少有一點真東西……就算沒有,至少應該能從收獲些什麼……”
葉寧寧所說的“真東西”,當然不是遊戲神性生命所擁有的“規則”,而是更接近遊戲本質的,那種將現實改天換地、構築了這個遊戲世界的,被稱為“幻想力”的力量。
眾所周知,人的思維屬於模糊思維——也就是思維主體在產生結論的思考過程是模糊而不確定的——因此如果人能夠獲得“幻想力”,葉寧寧認為其應有的一個屬性必然是“混沌”。
至少,很難想象人類的“幻想力”構築的世界,其底層構架完全由數值構成,如同遊戲一樣冰冷和純邏輯性——末世前的電腦遊戲,是因為那些遊戲構架是基於電腦語言,而電腦的底層語言邏輯是0和1組成的二進製,假如人類的模糊思維方式代替電腦語言,那必然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遊戲世界。
前世公共論
本章未完,請點擊!
第2頁
\
共3頁壇上,玩家們對於這個遊戲是否存在混沌邏輯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止過。
因為這個爭論的結果,很大程度涉及到遊戲是否真實這一大命題。
畢竟一個以數值構架為基礎的世界,無論看起來多麼鮮活,在觀正常的人心目,也不可能接受其是真實的。
並不是每個玩家都知道“幻想力”的存在。
“幻想力”的存在,哪怕是在高端玩家也是秘而不宣的核心隱秘。
對不知情的玩家來說,不可能因為不知道“幻想力”的存在,就停下探索遊戲本質的腳步。
而證這個遊戲混沌邏輯的製是否存在,就是其一大方向,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掌握這個遊戲的“基礎預言”,進而達到破解這個末日遊戲的目的——某種意義上,與葉寧寧對“幻想力”的追尋殊途同歸,區彆隻在於,而葉寧寧緣巧合下,親眼得知了“幻想力”的存在。
如果是前世那些對所謂遊戲的“基礎語言”孜孜以求的玩家得知今晚的一切,怕不是要立即高興得放鞭炮慶祝,載歌載舞起來!
而對葉寧寧來說,這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因為她確定了,“幻想力”擁有“混沌”屬性,對其本質的理解又進了一步!
“……‘混沌’!‘混沌’!令人感到一線曙光,卻又跌落深淵的‘混沌’啊!”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會因此而瘋狂呢?”
葉寧寧自語著,登陸了公共論壇。
------題外話------
4000送上!
我寧又雙叒叕搞事了~
不過這一次和以往的都不同,主要不是為了搞事而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