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檢查腸道了麼?”吳冕問道。
“查了,用膠囊做的檢查。”鄭清木道。
用膠囊做的,意味著是膠囊胃鏡或是小腸鏡。最開始隻有胃鏡,小腸鏡是後期研製的。
“膠囊胃鏡”全稱為“磁控膠囊胃鏡係統”,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老師領銜研發,於2005年問世。它隻需患者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內窺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
本質上來講,它是一個微小的機器攝像係統,進入胃內後可以連續不同角度拍照,醫生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吳冕了解最開始膠囊胃鏡的難點——膠囊吞進去後,有很多死角。針對這個問題,李兆申老師把它變成磁控設備。
通過這個係統,醫生可以通過軟件實時精確操控的體外磁場來控製膠囊機器人在胃內的運動,改變膠囊姿態,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麵觀察胃黏膜並做出診斷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圖像被無線傳輸至便攜記錄器,數據導出後,還可繼續回放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但問題也有,比如說有些膠囊排不出來。
養和醫院也開始用了,吳冕微微點了點頭。
“怎麼會出現輸尿管問題呢?”莊永誌疑惑的問道,他沒把這句話說完,後麵的意思是——該不會有腫瘤轉移吧。
“放療導致的。”吳冕道,“盆腔內器官比較密集,放療在殺傷靶向腫瘤細胞的同時對輸尿管造成了損傷,輸尿管有充血炎症破壞等,久而久之,輸尿管會有疤痕而變得狹窄。”
尤光明驚訝的看著吳冕。
這是醫生說的話,可剛剛這個年輕人手持雷木劍,三枚鎮庫錢不陰不陽……兩種畫麵交織,格格不入。
他到底是什麼來頭?
“接下來怎麼治療的?下的輸尿管支架麼?”吳冕問道。
鄭清木連連點頭,道,“吳醫生,養和醫院的醫生和您的看法一樣,給家母下的輸尿管支架。”
這種支架兩端都是j型的,所以也稱為雙j管,因為形狀也像豬尾巴,所以也稱豬尾巴管。
不過這是臨床醫生的常用說法,真要是和患者家屬交代,要下一根豬尾巴管進去,估計得有30的患者家屬無法接受。
畢竟這玩意太形象。
醫生之間說說無所謂,但不能像把阿爾茨海默病稱呼為老年癡呆一樣用。
吳冕可以肯定,要是和患者家屬交代下豬尾巴管,得有至少10的人理解為用真的豬尾巴。
和智商沒關係,隻是一種主觀認知而已。
“下完支架後,家母腰痛、尿少、水腫的問題迅速消失,可謂立竿見影。而且腹瀉問題也開始緩解,醫生又給家母做了很多檢查,要查明究竟。是沒過幾天……”說著,鄭清木歎了口氣,一臉沮喪。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輸尿管支架的時候醫生說隻要沒有結石,支架應該能用至少3年。可不到1周時間,支架就出現堵塞的情況。腹瀉再次嚴重,輸尿管支架還堵了……”
說著,鄭清木又歎了口氣。
吳冕看著鄭清木,問道,“鄭先生,下完支架,腹瀉就緩解了麼?”
“啊?”鄭清木怔了一下,仔細想吳冕的問題,見他表情凝重,便說道,“不好意思吳醫生,我不太清楚裡麵的關係。具體……要不咱們去養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