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冕歎了口氣,問道,“梁主任,有安靜的地兒麼,我和患者家屬講一下。”
“有,我在這麵有個休息室。”梁主任把吳冕和患者家屬帶去休息室,吳冕要了一根原子筆和一張a4紙,開始給患者家屬畫圖。
看著吳冕筆下惟妙惟肖的畫出來“c”型的十二指腸,梁主任也有些恍惚。
十幾公分的、筆直的硬物到底怎麼進去的。還“鏽跡斑斑”,像是小溪裡的鵝卵石,上麵布滿了青苔。
不過吳老師的素描畫的不錯,簡單幾筆,把胃、十二指腸、小腸都勾勒出來,和解剖書上的圖片特彆像。
一個硬物在吳冕筆下出現,很突兀的出現在十二指腸裡。吳冕開始給患者家屬講解要怎麼取出來,有哪些並發症。
有些話吳冕說的很複雜,在梁主任聽略有些囉嗦。他並沒有用醫學術語簡單描述,而是深入淺出的把事情講明白。
當說到要用東西燒一下,看看能不能把硬物燒斷的時候,梁主任終於知道吳老師剛才愣神的時候想出了什麼辦法。
可是這麼真的行麼?梁主任有些迷茫。
燒一下的燒,其實是灼燒,用電的那種,類似於大外手術室的電燒。
如果是毛發,應該能燒斷,應該吧……梁主任沒這方麵的經驗,隻能靠猜。
“主要是缺少既往史,所以導致我們沒辦法判斷到底是什麼。”吳冕畫完圖後說道,“異物呈暗綠色、黑色,上麵布滿了結石,光是用眼睛看是判斷不出來的,希望您能諒解。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我估計可行性不大。”
“那怎麼辦?”
“切開,把異物取出來。患者的化驗單我看了,轉氨酶升高、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估計異物周圍附著泥沙樣結石,讓它慢慢‘長’大,已經堵住十二指腸大rt,導致膽汁淤積。”
隨後,吳冕又畫了肝臟和膽道,給患者家屬講解要是不做手術的話很快患者就會很快變成小黃人。
要是那樣的話,手術的風險成倍提升,建議現在就做外科手術。
患者家屬坐了一天的“過山車”,已經徹底懵了。她雖然聽懂了吳冕說什麼,可手術不手術的還拿不定注意。
最後決定先“燒”一下試試,要是不行,等患者父母來之後再說。
也隻能這樣,簽完字,吳冕和梁主任再次回到腔鏡室。
重新下十二指腸鏡,吳冕小心翼翼的試圖切割異物。但就像是他說的那樣,這種嘗試失敗了。
也就是說,異物並不是毛發混雜在一起又附著泥沙樣結石變成的硬物。它原本就是一個硬物,被患者不知道什麼情況下硬生生給吞進去的。
d!吳冕歎了口氣,心裡罵了一句。
這都什麼事兒!
吞一個十幾公分的棍狀物,自己就不知道取出來麼?嗓子眼就不難受麼?
一係列的疑問,吳冕根本沒辦法解答。不過當醫生久了,他也沒去把自己代入患者。一樣米養百樣人,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