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630shu,
這幾天,新聞媒體也在行動。
最近一段時間普通人接觸不到醫院,無法得知一線的情況,尤其是重症裡麵的情況,導致各種似是而非的謠言都有,滿網亂飛。
央視楊記者和團隊來到一線,深入重症采訪醫護人員,為全國人民帶來最前線的消息。
隻有真相才能緩解恐慌。
郭儒明也一直找機會進一線,光是留下天河市空蕩蕩的街道外景沒什麼意義。
他和央視的記者碰到了一起。
天河市一家大型肺部專科醫院,icu清潔辦公區裡,楊記者拿著有央視o標誌的話筒準備采訪icu主任。
約好的時間正好來了一名重症患者,icu胡主任帶隊插管、上eo進行搶救。
搶救完等患者狀態略平穩,血氧數值上升,胡主任還要查一圈房才能從icu出來。
等了兩個多小時,楊記者沒有不高興,他隻是感慨一線工作的勞累。這些日子裡,見多了生死狼狽,楊記者越來越能感同身受,體會到一線醫護人員的不容易。
深入一線後楊記者知道胡主任為什麼在搶救後不第一時間出來接受采訪,而是要先看一圈患者胡主任穿著防護服在icu,舍不得脫下來。
楊記者耐心的等著、和郭儒明輕聲細語的聊著、靜靜的看著辦公室裡的醫生記錄患者病情變化,就像是在此之前他們做的事情一樣。
剛剛和小醫生閒聊,楊記者知道所有人都很擔心,可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後,那些情緒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
錄入各種數值,一天數次查房,病程記錄依舊按照規範寫,一絲不苟。
原本以為前線已經崩潰到無法挽回的程度,可看著這些醫生們的身影,楊記者心裡多了幾分信心。
他們就像是抗洪一線的解放軍戰士一樣,堅不可摧。
也許一切都會過去,都是雲煙。
“楊記者,郭導,不好意思,搶救耽誤時間了。”胡主任換了衣服來到清潔區的醫生辦公室,戴著藍色外科口罩,很不好意思的和記者打招呼。
“胡主任,您太客氣了。”楊記者站起來,笑著說道,“我們來采訪一線的醫護人員,可以問您幾個問題麼”
胡主任個子不高,戴著黑色樹脂眼鏡,頭發不長,被汗水打成綹,趴在頭上。
在他的額頭上可以看到護目鏡留下的深深的勒痕。
胡主任身穿深藍色的隔離服,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滿是汗水。
“您請講。”
“現在一線的工作很累,是吧。”
“還好吧,習慣了。”胡主任憨厚說道,“主要是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不透氣。經常有搶救,幾個小時下來感覺整個人都處於脫水狀態。”
“咱坐著說,不急,您先喝口水歇歇。”楊記者道。
胡主任喝了口水,歇過來一口氣,便開始接受采訪。
麵對鏡頭,胡主任有些緊張、焦慮,楊記者“身經百戰”,能看出來接受采訪的這位主任努力壓抑著自己的緊張情緒。
第一次麵對鏡頭,緊張是必然的,楊記者很理解。
他問了幾個早就準備好的問題,像是閒聊一樣,慢慢的胡主任也放鬆下來。
記者和郭導沒有絲毫難為人的意思,都問的是一些臨床的情況。胡主任也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他撿能說的對著攝像機聊著。
忽然,手機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