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文翰還甚是讚譽了周倉之機警、武勇,有一次他後背遭人射擊,周倉眼疾手快,竟在箭矢射在文翰後背前,一手捉住了箭矢,然後再奮力一投,反將那暗算偷襲之人射落馬下。
“沒想到文冠軍麾下除了關徐兩位兄弟外,還有如此驍勇猛將。周將軍之勇,真讓吾等敬佩。”
一手捉住射來之箭,而且還不需弓助,隻用力氣投射,不但正中目標,還能將人殺死。就此一手,周倉就贏得了晉陽守將的敬佩。
“雕蟲小技,何足掛齒。俺在沙場殺敵的技巧,才是當真一絕。若是以後有機會與張將軍一同上戰場,張將軍儘管安心待在俺的一旁,看看俺是如何大殺四方。”
彆看周倉為人憨厚,就不知如何表示自己,他這一席話可是說給旁邊的文翰所聽,一雙黑漆漆的大眼,時常有意無意地瞄向文翰,密切留意文翰的反應。
文翰暗中一笑,就憑周倉這一伎倆,他又怎會猜不出周倉的心意。
“如此,待我穩定河東後,討伐白波穀的反賊,還要多靠定公的悍勇。”
“是咧~!就交給俺吧,俺定不會丟公子的臉!”
文翰嚴令不能用大人二字稱呼他後,這著實讓腦數轉得不快的周倉一陣苦思,後來周倉想起李強曾有一段日子,用公子稱呼文翰。所以便在幾天前,試了試這公子的稱呼,文翰當時隻是一愣,也無拒絕。
文翰和周倉在晉陽守將的帶領下,走在繁華熱鬨的晉陽街道上,就在幾人快要到何進的刺史府時,一個先前被派去通報的士卒跑了回來,在晉陽守將耳邊說了幾句後,晉陽守將朝他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
“真不是不巧,刺史大人今日興喜出了城外樹林打獵,可能要晌午時分才會歸來。要不文冠軍汝先到小將家中歇息一會,小將派人在刺史府等候,等丁大人打獵歸來,小將的人通報後,自然會回來通知文冠軍過去。”
“不必了。今日正好有機會,一觀丁公風采,我又怎能錯過。還請張將軍,派人將這車上的薄禮送予刺史府中。”
“好,如此還請文冠軍多多小心。這樹林裡有一隻吊眼白額大蟲,端的是厲害無比,經過樹林的客商被它食了不少。
平時過這樹林沒有十幾人結隊,可無人敢過。而且這吊眼白額大蟲天生狡猾,見有大部隊人馬就會避之,若是隻有二三人的人的話,就會出來襲擊人。乃是晉陽城的一大害物,為了剿滅它,我可頭疼了許久。
所以文冠軍此去,萬萬小心,若是有何損傷,小將可擔當不起。為了以防萬一,小將還是派一些兵馬與文冠軍進這樹林吧。”
“哎,張將軍。有俺周定公在,這畜生絕不能傷害俺家公子半分汗毛。你就不必多憂了。”
周倉一啪胸口,很是自信地搖頭晃腦地喊道。文翰在旁笑了笑,向晉陽守將投了一個放心的眼色,然後和周倉做了一禮,便策馬而去。
晉陽守將見文翰、周倉好似完全不把這吊眼白額大蟲放在心上,心裡一急,在後麵連聲喊著要文翰多加注意,萬萬小心。文翰轉身朝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這晉陽守將見之,心中暗暗歎了口氣,隻望這吊眼白額大蟲不會襲擊他們。
過了一會後,文翰騎著踏雲烏騅和周倉一同走入了樹林。樹林周圍林蔭茂密,太陽從高處照落,被密集的樹枝分為萬道光束,十分好看。
文翰策馬與周倉走在樹林中,時不時地麵會有一些不明物體的蠕動、閃過。應是生活在樹林內的動物。
架架!
忽然,應是一隊馬隊的策馬聲從樹林某處響起,頓時引起樹林一陣騷動,驚飛了許多鳥雀。鳥雀扇動翅膀,高翔於空中,密密麻麻的不斷的變換著陣型。
“哈哈,拿老夫的大弓來。”
一豪邁的笑聲響起,過了一會後,隻聽見啪的一聲,一陣弓弦的震動。一根快如疾電箭矢衝天而去,穿透了一隻鳥雀後,去勢不減,又是穿透了另一隻在高空的鳥雀,才墜落下來。射箭人這一一箭雙雕的箭藝,頓時贏得了一片掌聲。
“定公快快與我過去。晉陽城有這箭藝的,除了丁公彆無他人。”
正在樹林裡行走的文翰,正好見到這一幕,文翰臉色一喜,與周倉吩咐後,雙腳一夾馬腹往那弓弦響起聲音的位置奔去。
“來者何人,快快停下!否則莫怪我等手上之弓無眼。”
就在文翰縱馬快來到那隊馬隊跟前時,馬隊的人似乎發現了文翰,紛紛搭弓上箭瞄準文翰和其身後的周倉。
“吾乃河東太守,文翰,文不凡。此番過來,是有要事與丁公商議。還請諸位好漢莫要誤會。”
“啊,文不凡。那不是文冠軍嗎?”
聽到文翰的報名後,這些馬隊的人,頓時個個放下了手上的大弓。而同時也引起了馬隊中,一個雖然年紀老邁,但卻有一副健碩威武身軀的老將注意力。
那老將轉過頭來,打量了文翰一陣,他那招牌式的豪邁笑容,又是響起。
“哈哈。冠軍兒,汝怎麼會突然來了晉陽。快過來讓老夫看看汝的樣子。汝與老夫一彆,都快有兩年。”
丁原好似個大長輩般,向文翰招了招手,示意文翰過來他的身邊。文翰依他的話,策馬和周倉在丁原麵前停下。丁原又是凝神地打量了文翰一會,然後重重地拍了拍文翰的肩膀,笑道。
“好,好。冠軍兒精神飽滿,眉目有神,看來這兩年的時間過得不差呐。汝離開後,老夫也有密切關注有關汝的消息。誒,雖然一開始汝受的磨難不少,不過還好的是都逢凶化吉,最後還立下不少功勞。
看,冠軍兒兩年後,已是一方郡守。老夫都說了,是鷹者就遲早飛翱翔九天,是虎者就遲早會威震百林,是龍者就遲早會一鳴驚人。冠軍兒非是池中之物,老夫見汝有今日此番成就,也甚是安慰呐。”
“丁公謬讚了。這都是多得丁公教誨。還有,當初不凡遭人誣陷,被打入天牢。丁公為此為不凡做了不少。不凡雖有寫信道謝,但一直卻無機會當麵謝丁公此大恩。在此,丁公受不凡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