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拱手作揖,向劉備笑言道。劉備見來者竟是已成為了河東太守的文翰,臉色一陣快速地變化後,然後又恢複原先平淡的臉色,點頭應道。
“多謝文冠軍牽掛。吾等三兄弟甚好,甚好。”
或者劉備以為文翰這是在像他顯擺,所以語氣顯得有幾分冷淡。文翰眉頭一皺,不知自己為何不招他待見,不過還是堆起了笑臉。
“如此便好,待會不知玄德有無時間?我等私下一聚,也好敘敘舊情,說說近年各自發生的事。”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劉備見文翰全然沒有因為他的冷淡,而有減其熱情,呃的一聲,想到自己現今的境況,實在羞於麵對,更彆提在文翰麵前說起自己這幾年難堪的遭遇。
而他又想到,文翰近年來,不但成為了河東太守,清除賊勢,又以大手段,幾乎將整個河東大權攏於手中,成為河東說一不二的主人。後來,更是和丁原領兵對抗董卓等等事跡。劉備的心就不覺地覺得難受。
論才能,劉備自問不低於文翰,他麾下雖無文翰將領那麼多,但亦有潘張之勇。而論起出身,劉備更是有著皇室血脈,隻是家道中落,被人視作寒門之人。而文翰亦是寒門出身。但為何,兩人現今卻差得如此之多。
劉備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將文翰作為對手的想法,如今見自己被拋離得無地可容,心中實在苦澀難以言喻。
就在劉備不知如何回答文翰的邀請時,劉備身前的白甲將領卻是提起了興趣,轉身向文翰拜道。
“嗬嗬,原來麵前人正是鼎鼎大名的文冠軍。時常聽人說起汝的事跡,今日一見,果然是威風凜凜、氣度不凡。吾,北平太守公孫瓚見過文冠軍。”
文翰聽到公孫瓚之名,不由臉色一怔,麵前這白甲將領竟是建立起白馬義從,在未來與袁紹爭奪北方之主的公孫瓚!
“公孫太守謬讚,不凡在此亦拜見公孫太守。公孫太守,屢乘以破虜,烏桓聽之白馬將軍之名,皆嚇得不戰而逃。不凡甚是敬佩,今日一見,果然如傳言那般,白馬將軍神威過人,不怒而威。”
公孫瓚,一生在北方威名極盛,異族部落皆視其為鬼神。公孫瓚還是一小吏時,領著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不但不退,反而領兵進攻,手執長矛策馬帶隊衝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將其殺退。鮮卑人以此為戒,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公孫瓚也因此升遷為涿縣縣令。
後來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征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公孫瓚組建起白馬義從,三千將士皆騎白馬,英勇善戰,裝備精良,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逆賊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占北平郡。公孫瓚領著白馬義從追討張純等叛賊,每戰必勝,且以少勝多,逼得烏桓首領率眾歸降公孫瓚。烏桓人,至此見得白馬將士,必嚇得魂魄儘散。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進駐屬國,威震北平一帶。
暫且不論公孫瓚在日後因勢大後,變得剛愎自用,冷酷無情,使得自己落得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終敗於袁紹之手。
但他征討異族之舉,著實令人不得不油然敬佩,特彆對於文翰這個深知曆史的後世人,知得在未來數百年後,華夏大地將會有一段極為黑暗的五胡之亂,漢人幾乎被異族殺得滅族。文翰對這些異族之人,可謂是恨意極深。
文翰對公孫瓚的讚譽,絲毫沒有半分虛假,眼中有著濃濃的敬佩,這讓公孫瓚不覺臉麵大增,很是親熱地攬著文翰的肩膀。
“哈哈哈哈。今日與文冠軍一見,大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吾聽說,汝麾下有一支精騎,名叫黑風騎,曾闖入羌胡之境,殺得羌胡狗聞風喪膽,更是逼得他們放回十萬漢人。
真是巧合,吾亦有一支精騎,名叫白馬義從,他們每人手中的長矛,至少沾過數百個異族人的血液,北平一帶的鮮卑、烏桓一見白馬,當會嚇得無力再戰。
如今我等兩人皆是盟友,日後若是對陣董狗的涼州大軍,我們兩人這兩支精騎,當會成為戰場上的黑白雙煞,殺得董狗的涼州大軍有去無回。
哈哈哈哈。對了,剛才聽汝所言,似乎與吾家師弟關係甚好,玄德此時正在吾之麾下,文冠軍要找他,儘管來吾之大營,眼下還未這麼快就與董狗開戰。到時吾可備好宴席,好酒好菜相待文冠軍。”
公孫瓚這份豪爽熱情,讓文翰心裡對其好感不由加了幾分。而公孫瓚的確對文翰好似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和文翰好像有說不儘的話,一直拉著文翰在說。反而冷落了旁人。文翰與公孫瓚走在前頭,而關羽、徐晃對劉潘張三兄弟略略點頭後,便再無言語。
他們二人對潘鳳、張飛印象不差,但對劉備不知為何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他們倆總感覺劉備這人很假,但有時假得又能以假亂真。所以他們倆一致認為,這種人還是少與他接觸的好。
劉備低著頭,望著前方正與公孫瓚談笑風生的文翰,心裡那種莫名的低落感便更勝了。劉備臉龐微微一抽,咬了咬牙,又不知在想什麼。
一旁的潘鳳見之,在劉備耳邊低聲安慰道。
“大哥莫要失落,此番滅董,正是大哥在天下諸侯麵前顯露鋒芒之時,吾與三弟定會鼎力助大哥成就名聲。隻要大哥名聲一起,自然會有英才俊士來投於大哥麾下,助大哥成就一番勢力。二弟相信,以大哥之能,遲早都會龍躍九天!”
“誒,是大哥無能,竟要二弟擔憂。二弟放心,大哥定不負二弟之重望!”
劉備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開始聚起聚光,腦海裡快速地思考如何在此次滅董之中,舉得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