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的瑰寶,被河東一眾文武視為掌上明珠的周雨寒遭到惡人挾持。這一消息傳出,立刻令整個河東安邑城的百姓一片嘩然和激憤。一隊隊持戟甲士在安邑城各街道巡視,一旦發現任何來曆不明的人,立刻收押。而安邑的百姓亦是配合,隻要看到形跡可疑之人,立刻向官府報告。
在太守府。
文翰和關羽、徐晃、戲隆等人從周雨寒的閨房走出來後,臉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渾身似乎蘊育著一股滔天的怒火。
“誌才,傳我命令。從今日起,增加大哥、大嫂、琰兒、雨寒他們身邊的守衛,今日之事我不想再有發生!!”
“是,主公。”
“嗯,還有你和張紘、韓嵩等文官亦要增添護衛。”
文翰眼眸夾著道道火光,他此生最痛恨的就是有人用他所在乎的人來威脅他。戲隆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文翰不但給其家人增加護衛,亦給他們這些手無搏雞之力的文官增加,戲隆不覺感覺一陣心暖。這代表,在文翰心中,他們亦如家人般重要。
“好。誌才你儘快安排。我先過去審問那二個賊子,我就看看,誰人如此膽大包天竟敢在河東挾持我文不凡的家人!”
“對了,主公,於情於禮,你是否要先見一下那個將雨寒救出的小英雄。”
“哦,你不提醒,我還差點忘了。若非這小英雄救下雨寒,那麼後果不堪設想。他對我乃至整個河東都有恩。”
或許彆人聽到文翰此番話,未免不會覺得文翰太過誇張。但這卻是文翰真心如此認為,如若周雨寒真的落入有不軌意圖的歹徒手中,文翰當真會投鼠忌器,不知所措,甚至會犧牲不少去換取周雨寒的安全。而這人救下雨寒,避免此事發生,說是有恩也不為過。
對文翰說出這樣的話,關羽、徐晃、戲隆也不無覺得有何不妥。在文翰的觀念下,他們對身邊的人,無論血脈、身份隻要是文翰集團的人,都將之視為不可有缺的家人。
文翰等一行人快步走到大廳,卻見大廳內寥寥無人。當初文翰和戲隆正在郡所議事,聽到周雨寒差點被惡人挾持的消息,二話不說就立刻風風火火地趕回來,直奔周雨寒的閨房。而趙雲則被周瓏安排在大廳等候。
文翰不見那小英雄的身影,於是便喚來一個家丁問道,那小英雄的去向。那家丁告之文翰,那小英雄隻是待了半刻,確定小姐並無大礙的消息後,便執意要離去,他們幾個家丁攔也攔不住。
“咦,那位小英雄呢,怎麼不見了?我特地吩咐他在此等候,之後必有謝禮相贈。”
而此時,將周雨寒安撫完後的周瓏,亦走來了大廳,而他不見趙雲的身影,不覺喃喃地疑聲道。
“嗬嗬,看來這是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卻不圖回報的俠義之士。周公,不知那小英雄可有留下名字?”
“沒有。一路上我隻顧著雨寒,少有與他交談。而剛才我亦問過雨寒,雨寒亦是不知。”
戲隆隨即又望向文翰身邊的家丁,那家丁神色一緊連忙道。
“秉先生,那位小英雄剛才執意要走時,小人已問過他的大名。但那小英雄卻說他行俠仗義,懲奸除惡,乃是理應之事。若要圖有恩報,實乃有違他的本心,所以他連個名字都不肯留,便是離開了。”
“哦,此等亂世中,竟還有這樣的俠義英雄,難得,實在難得。”
戲隆聽罷,臉上不覺露有欽佩之色,而文翰、周瓏、關羽等在場的人,亦是暗暗地在心中,對此人讚譽了一番。
“啊,對了。我差點忘了。剛才與我一同去救雨寒的兵卒內,有一人好似認得這位小英雄。我聽他剛見到那小英雄時,口中喃喃了幾句。不如,我喚他來詢問一番。”
周瓏驀然一啪腦袋,便是呼道。而文翰等人亦是對這小英雄十分好奇,便由周瓏去喚那士卒。一會後,周瓏找來了那位士卒。周瓏向他問了一番後,這問出來的結果,不由讓文翰一陣驚疑。
“什麼,那小英雄是袁本初派來的人?”
“他那身白袍還有其英姿,實在令人印象深刻。若小人沒認錯人的話,應該就是他。”
“哦,你下去吧。”
文翰原本的興致,一下子就落了下來,揮了揮手便讓那士卒退下。
“這就奇怪了。他身為袁本初的麾下將士,此番過來河東身負重任。他救了雨寒,大可依此來讓主公回報,來完成任務。但他卻連個姓名都不留…”
“三哥,我看此事,大有蹊蹺。很可能是那袁本初想著三哥不會輕易借糧給他,所以才精心安排了這一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