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袁紹之戰,勢在必行,曹操兵馬皆有所動,潘鳳聞知曹操欲要興兵,遂入相府見曹操。“聞丞相起兵,某願為前部。”
曹操正在籌備起兵之事,忽聞潘鳳趕來,心中自知潘鳳欲要立功還恩,好日後灑脫離去。潘鳳巨大的身軀,如同一座小土坡,曹操默默地望著潘鳳,笑而言道。
“潘將軍大義,顏良不過有勇無謀之匹夫,殺雞焉用牛刀,未敢勞煩潘將軍。若是有個萬一,當來相請。”
潘鳳略微失望,拱手告退而去。
數日後,洛陽城內,一路路兵馬威風八麵,由曹操麾下諸將所領,於城中街道行走。曹操甚得民心,其軍士一路行走,皆受到百姓鼓掌相迎,不少百姓更大呼丞相威武,必能誅除惡賊。對於平常百姓來說,誰當皇帝,操控朝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把持著社稷大器的人,是否能夠帶給他們安居樂業的生活,保護他們的家園,讓他們免去戰火之亂。而自從曹操來後,洛陽再無兵戈,而且曹操嚴行法令,洛陽無一貪官,百姓少被剝削,自然生活安定。於此洛陽百姓如此愛戴曹操,也是情理之中。
各路兵馬,由洛陽、兗州等地分三隊而行,趕往黎陽。十五萬曹軍,洋洋灑灑,各是火速進軍。曹操於路又連接劉延告急文書,曹操親臨的五萬曹軍先趕至白馬,靠土山紮住。
曹操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前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顏良聞知曹操兵馬趕至,立即引軍於十裡外擺陣掠戰。
曹操見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心中駭然。曹操回顧身後,正見於禁、樂進二將,凝神而立,威風颯然。曹操便是一笑,向兩人問道。
“聽聞袁紹麾下有四員上將,分彆為文醜、顏良、張頜、高覽,此四人合稱為河間四庭柱。其中,又有傳聞文醜、顏良為袁紹雙臂猛將,悍勇威猛,每戰必破敵軍大將,斬將於萬軍之中。高覽善守難破,謂之河間之盾。張頜有勇有謀,善戰善守,乃是河間百才之將。
今日先觀顏良,此人威風過人,看來河間四庭柱皆是絕世上將,此傳言不假呐。就不知我曹孟德麾下,可有大將可與之比肩呼?”
“匹夫之輩,豈得主公如此盛讚,末將願上陣一戰,取其頭顱來獻!!!”
“末將亦願隨往!”
於禁、樂進兩人虎目刹地迸射出兩道火熱精光,幾乎同時搶言而答。曹操哈哈大笑,當下便令於禁先戰,樂進在後掠陣。兩人高舉兵器,齊齊出陣,於禁揮舞長槍,厲聲大喝,指言要顏良來戰。
顏良見於禁甚是囂張,看其馬至,顏良大喝一聲,提刀揮舞,縱馬來迎。兩人槍刀在半空中劇烈而撞,發起一聲暴響,火花四濺的同時,於禁臉色微微有變,暗道顏良力大。顏良策馬回撥,抬刀又砍,於禁驅身避開,連連刺出三道槍花,皆被顏良提刀擋住。兩人激戰二十回合,於禁越打越是心驚,顏良攻勢極強,連綿不絕,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氣。
樂進見於禁被顏良殺得險象環生,急忙策馬提刀,便來助戰。顏良正是一刀蕩開於禁的長槍,一手猛地伸出,抓住於禁的鎧甲,正欲要將於禁擒落下馬。這時,樂進倏然趕至,手中犀利鋼刃猛地劈出,迅疾地砍向顏良的手臂。顏良反應極快,連忙一縮,避過樂進的偷襲。
“無能小輩,隻知偷襲,非是好漢!!”
顏良幾乎被樂進砍掉一臂,火氣上湧,怒聲暴喝,連連揮刀或砍或劈,以一人之力力戰於禁、樂進二人。於禁、樂進死死守住,皆被顏良殺得滿頭大汗,麵容失色。顏良越殺越是狂盛,攻勢越打越快,手中大刀如同暴雨墜落,打在於禁、樂進兩人的兵器上,連連暴起金屬暴音。
“真勇將也!”
曹操於山頭,看得心驚,不禁驚呼。眼看於禁、樂進兩人難守顏良攻勢,隻怕不至二十回合,兩人必有一人會傷。
曹操看得眉頭大皺,正欲喚將助戰,此時夏侯淵虎目怒瞪,踏步而前,滿身蘊滿驚天戰意。曹操當下對其頷首,夏侯淵得令,一手拿弓,一手執馬上韁繩,縱馬飛奔戰場。
於禁、樂進又與顏良戰了數合,樂進武藝隻是恰好踏上一流將士的橫列,略低於禁一籌。顏良眼精,對樂進的攻勢亦是最多最猛,因此樂進承受的壓力不斷劇漲。
猝然,顏良一刀隔開兩人劈來的兵器,作勢要劈於禁,樂進連忙抬刀去擋,哪知顏良刀鋒一轉,往回便砍。這刀來得極快,樂進倉促收刀一擋,顏良巨力爆發,一刀便是劈飛了樂進的兵器。樂進被衝勢所掀,失勢便倒,跌落在地,滾了數圈。
顏良乘勢追擊,拍馬舉刀,往地上樂進一頓亂砍,於禁欲要來助,卻被顏良回頭一刀,劈得其坐下馬匹暴退二十米不止。顏良彪悍無比,一刀劈退於禁後,回頭又來殺樂進。樂進嚇得一陣心驚肉跳,慌忙起身就逃,其狼狽之相,惹得後麵在看的袁軍一陣大笑。
就在顏良大發神勇,驚駭一方時,忽然曹陣內衝出一員威風虎將,正是曹軍上將,夏侯淵。
“匹夫,休得猖狂!看箭!”
夏侯淵一手拉起五根細箭,聚聲厲喝,聲如雷轟,顏良嚇了一驚,連忙抬眼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