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此言一出,劉表的臉頓時黑沉起來,對劉備的眼色亦從以往的敬愛變為濃濃的提防、警備之色。
劉備心中嚇了一跳,連忙跪下,眼生水幕,無比委屈。
“兄之大恩大德,備豈敢有忘!備若有異心,必遭五雷轟頂,死無葬身之地!還望兄能明鑒呐!”
劉備下以毒誓,劉表的神色這才好了幾分。蔡瑁在旁冷笑,這劉備說哭就哭,當真虛假。劉表對劉備好言安撫,劉備帶淚欲辭軍務,劉表哪能接受,作態訓斥了蔡瑁一番。蔡瑁知劉表做戲,詳裝一副唯唯諾諾之態,向劉備賠罪道歉。
劉表再問出兵之事,劉備不敢有辭,當即應諾。即日,劉備遣派潘、張、華、太史四將各往江夏、南郡、章陵、襄陽四郡,臨走前幾人各做一番提醒、保重,自然不在話下。潘鳳心顧劉備,吩咐廖化、龔都二人,在他們四人未有回來之前,定要寸步不離守護在劉備身邊,對蔡氏之人尤為要謹慎提防。廖化、龔都領命,自四將離開,不分晝夜跟隨劉備身邊,與劉備形影不離。
蔡瑁見潘、張、華、太史四將皆離漢壽,當下火速籌備暗殺之事。某日,蔡瑁在府中設宴,請劉備來赴宴。劉備知這蔡瑁不安好心,以病推遲,哪知蔡瑁聽後,親自登門探望,帶以各種名貴醫藥,隨行者還有荊州各個名醫。
劉備見此,知這鴻門宴難辭,謝過蔡瑁後,直言病況已是好轉,明日定當赴宴。於此蔡瑁才願帶人離去。
到了次日,劉備帶同廖化、龔都還有十幾隨從趕往蔡府赴宴。蔡瑁大喜來迎,見劉備身邊廖化、龔都二人,嘴角不覺冷笑起來。這兩人不過是一般貨色,劉備沒有潘、張、華、太史四將在其身邊,要將他鏟除,易如反掌!
宴席之中,蔡瑁甚是熱情,一度向劉備連連勸酒。劉備也是謹慎,見蔡瑁喝過酒後,再故意摔爛杯子,讓廖化將早前帶來的杯子換上,才敢喝這宴席之酒。劉備如此無禮,蔡瑁也不生氣。
酒過三巡後,劉備裝醉欲離,蔡瑁知劉備酒量未到,連忙與府中下人給予眼色,然後自己再拖延劉備一陣。不久後,劉表來到,蔡瑁恭迎其入席。
劉表之所以會到此,原來是蔡瑁請隨從去告之劉表,他欲要和劉備和好,希望劉表能做這牽頭人。劉備、蔡瑁一新一舊,皆是劉表麾下得力大將,兩人勢如水火的關係能得以緩解,那自然是好。
劉表當即整理一番,趕來赴宴。劉表一來,劉備想走也不能走。劉表一入席,就講起蔡瑁去請之意。劉表作為牽頭,與兩人各喝三杯,再讓劉備和蔡瑁各對飲三杯,釋去舊日不快。
蔡瑁請劉表來緩解二人關係,劉備自然不敢不給劉表麵子,又和蔡瑁對飲三杯。蔡瑁對以往的失禮,對劉備再做一番賠罪。欲要與劉備再飲三杯,劉備此時酒量快到,略敢醉意。廖化、龔都欲要替劉備去喝,卻被劉表怒斥而退。
“昔日都怪蔡某不知好歹,還望皇叔莫再記恨。你我皆是主公麾下大將重臣,若能交好,定是荊州之幸也!”
蔡瑁執杯來逼,劉備害怕喝醉,臉露難色。此時在一旁的劉表卻是沉著臉色勸道。
“玄德,你這可是不願原諒德珪?德珪為你與他之事,已禮讓至此,若你還心有怨恨,可就顯得心胸狹窄,不是英雄!”
“豈敢,豈敢。
劉表甚是不喜,劉備心中一緊,隻能硬著頭皮又是連喝三杯。劉表捂掌大笑,自以為這兩人至此定會消去敵意,攜手團結在自己麾下效力。
劉表心情歡喜,興致極高,之後三人又是喝了數巡。劉表年紀已大,酒量已到,先是醉倒。蔡瑁派人送其回府。劉備亦是醉得眼目難開,見劉表一走,連忙就向蔡瑁告退。蔡瑁這次並無攔阻劉備,讓其離去。
劉備急走出蔡府,轉過一巷口,附身就吐,吐得可謂是撕心裂肺,好像要將體內的五臟六腑也吐出來。
劉備吐了好一陣,隻覺醉意消了不少,踉蹌幾步,就欲急回府中。就在此時,巷口內四麵八方傳來無數急促的腳步聲。劉備刹地一驚,這才發覺空無人跡,一看就知有人先前早在此處清場。
一群群手執兵器,打扮好似痞子流氓的大漢向劉備圍攏而來,人數近乎有數百人。廖化、龔都還有十幾隨從連忙護在劉備身邊,個個皆是滿臉警備之色。這些大漢看似流氓,但其身上發出的氣勢,一看就知經曆過沙場廝殺的狠人。
廖化、龔都絲毫不敢鬆懈,各自抽出腰間大刀寶劍,緊緊地盯著四周的流氓。
“我乃大漢左將軍,劉玄德。不知諸位豪傑,此為何意!?”
劉備當即酒醒了大半,曾遇過無數死境的他,麵對如此之多對他殺意騰騰的殺手,仍舊臨危不亂。流氓群內,一個身形闊大的光頭大漢,一聽劉備報出他的身份,又細細地看了劉備一陣,果然如情報所述,乃一大耳麵白之人。
“向那大耳者,亂射之!!”
光頭大漢甚是簡潔,一字喝出,就欲令手下取劉備之命。頓時在包圍圈內,前一排的流民紛紛拿出弓弩,搭弓上箭,正在準備間,廖化、龔都忽然暴發而動,一前一後的向包圍圈兩頭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