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凡當下占據如此之多優勢,隻怕他不肯就此罷休!”
“將軍勿慌,縱使文不凡占據優勢再多,平襄城內尚有我八萬西涼大軍,若他當真逼得我等走投無路。八萬兵士,皆有玉石俱焚之心,與其背水一戰。文不凡即使能贏,也是一場慘勝,剩餘兵力難過二萬之數,如此一來,他如何攻略涼州剩餘之郡。
再加之,曹孟德與袁本初久戰近有一年之期,一旦分出勝負。文不凡為顧及後方腹地,提防兩人之勝者,定要保存大量兵力。以上種種可見,文不凡大有可能會接受割地請和之議!”
成公英數數分析,馬超聽畢大大的舒緩了一口氣,此時此刻這名譽天下的西涼錦馬超豈有平日那蔑視天下英豪的傲氣。
雖是如此,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馬超因此番絕境,傲氣收了許多,此時心中亦無平日那麼暴躁,隻望能解決眼下之危,然後如成公英先前所說,暫且屈忍些許時日,再重謀大業!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東山再起的雄心。
“軍師所言是理,如此暫且先是割地,與那文不凡求和。等明年秋收糧足之時,再收複失地,討伐文賊!”
當馬超決定割地請和的決議後,獅目的黯淡之色褪去不少,重新煥發出新的光華,整個人看上去,比以往竟然更沉穩不少。成公英暗暗稱讚,隻要再給多點時間這頭精壯的幼獅成長,假以時日他必能成長為一頭能夠爭奪天下的雄獅!
於是馬超遣其從弟馬岱為使,直往文寨下書,言割地請和之事。文翰似乎早有所料,帶著一抹輕笑,引眾將出營相接,對馬岱尤為熱情,全無半點敵意。馬岱甚是拘謹,姿態也稍放得謙卑。眾人敘禮之後,文翰請馬岱入賬坐落。馬岱知身負重任,不敢有怠,連忙提起割地請和之事。
馬超欲讓與廣魏一郡,望能暫消戰火。文翰一聽,哈哈一笑,仿佛隻是與馬岱談及家常便事,笑言。
“哈哈。此事不急。你且先回平襄,我來日使人回報。”
馬岱眉頭一皺,文翰的態度令他頗難揣度,而在先前成公英也有吩咐,文翰最善攻心,與其交談間,萬萬不能與其深入糾纏,否則極易自亂陣腳。
馬岱想此,也不過多糾纏,畢恭畢敬地施下一禮後,便是辭去。
馬岱前腳剛走,李優雙目發光,望向文翰問道。
“主公似乎對馬超請和之事,早有預料,難不成軍師信中早有提及。”
“哈哈,誌才神智,豈能不料?”
“軍師料事如神,優不及也!”
李優臉龐連連抽搐,戲隆那恐怖的推算力,就連李優這曾經輔佐董卓取得半壁天下的絕世謀臣,亦不得不甘拜下風。心裡更是明白,戲隆為何在先前會留下如此之重的病根,要將事情一步一步推敲,算得如此精準,耗費精神之巨,難以想象。若是常年累月如此,縱使智謀再是逆天,也定然減壽折命!
算計馬超會被逼得請和,亦是戲隆大計中的一環,前麵文翰在平襄攻心一舉,就是為了此環而做的鋪墊。
“主公,軍師下一步又該是如何?”
李優那雙略顯陰柔的眼目凝光,向文翰又再問道。文翰卻是賣關子的一笑,反問道。
“嗬嗬,忠文所見若何?”
李優神色一沉,腦念電轉,渾身儘發一股睿氣。少頃,李優如此答道。
“兵不厭詐。優之所見,可偽許之,然後用反間計,令馬、成相疑,成公英畢竟是韓遂舊部,西涼大軍內,足有一半是昔日韓遂之兵。若兩人反目成仇,則一鼓可破也!”
文翰撫掌大喜,李優之計與戲隆簡直就是不謀而合,朗聲笑道。
“哈哈!天下高見,多有相合。忠文之謀,正是軍師信中之計也!”
戲隆、李優這兩個有著驚天偉略之智的大才,同時想到一塊的計策,豈會不成。文翰心中大定,於是遣人回書。
書中告言。
“待我徐徐退兵,兵儘退之時,望能守信,割予廣魏一郡。”
書信傳後,文翰一麵教拆除寨棚,作退軍之意。馬超得書,雖喜但心中頗有疑慮,速尋成公英商議。
“文不凡雖然許和,但其奸詐陰險,詐心難測。倘不準備,反受其製。軍師我等當如何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