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我聚兵江傍乃是要剿滅江zei,你不知因由,強行渡江,殺我江夏兒郎,如今更領兵來此。不是窺視我江夏之地,又是何由!”
“哼!黃承節你休再編造誑言。你我勢如水火,何須多說,來人呐,誰給我擒住這老匹夫!!”
孫堅話音剛落,韓當舞起大刀,怒聲暴吼,應聲而出。韓當縱馬往黃祖徑直殺去,黃祖大驚,連忙撥馬回陣,這時黃祖陣內,有一將見黃祖勢危,啪馬飛出,正是江夏人張虎。
張虎和韓當相對而衝,霎間兩騎相交,張虎槍支亂舞,韓當持刀亂砍,兩人戰二十餘合,張虎槍式愈漸淩亂,而韓當刀式卻愈來愈是迅猛,殺得張虎落儘下風。
就在此時,在黃祖陣中的一將陳主,他眼見張虎力怯,唯恐張虎敗退,立即飛馬來助。孫堅眼疾,早就望見,立馬按住手中古錠刀,扯弓搭箭,弓弦拉儘,瞄準陳生喝道。
“小賊,休要猖獗!”
孫堅話音剛落,箭矢便從弦上迸飛而去。陳生聽到孫堅那聲暴喝,心中如被重錘所敲,還未回過神來,箭矢已到。隻聽見陳生慘叫一聲,那箭正射中陳生麵門,陳生應弦落馬。
張虎見陳生墜地,吃了一驚,措手不及。韓當趁機怒喝一聲,雙手揮刀一砍。
“小賊,看刀!!!”
韓當刀快如同迅雷,隻見張虎被韓當一刀,削去半腦袋。電光火石之間,黃祖兩將,紛紛斃命,士氣刹時驟落。另一邊,孫堅見自軍士氣高漲,速令程普、祖茂等將齊齊率軍衝殺,孫堅更是持刀縱馬直來陣前來捉黃祖。黃祖大驚,連忙撥馬就逃。哪知黃祖逃得太急,坐騎落入土坑,黃祖摔落馬下,見孫堅將要殺來,惶急之下,棄卻頭盔、戰馬,雜於步軍內逃命。
“老匹夫休想逃走,今日必取你項上頭顱!!”
孫堅在後扯聲大喝,虎目死死地盯著黃祖,在亂軍中狂舞古錠刀,如入無人之境,往黃祖背後直殺而去。
就在此時,一聲如同炮轟的弦響暴起,孫堅嚇了一跳,連忙急閃,卻不見箭。孫堅心裡正疑,那恐怖的弦響聲又再響起,孫堅下意識地又再急閃,卻又是無箭。連連兩次虛招,將孫堅嚇得臉色湧起不少驚色。全因那弦響之聲,實在太過恐怖,一聽就知這人臂力浩大,若真是有箭射出,那箭必然能夠入石三分。
孫堅迅疾環顧四周,發現黃忠正在遠處搭箭開弓。孫堅虎目一瞪,黃忠已是發箭,弦響箭到,正射在孫堅頭盔纓根上。孫堅又吃了一驚,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當下死死望住黃忠唯恐他又再射箭。
少時,黃祖早已逃脫,黃忠見狀,一拍馬匹,灑然而去。孫堅見黃忠離開後,才敢繼續前進,率大軍掩殺黃祖敗軍。
黃祖棄了樊城,急逃往鄧城,遣人入荊州,向劉表求救。說孫堅勢不可當,已殺入江夏腹地。劉表聞得孫堅攻入江夏,大驚。時值張武、陳孫共謀造反,劉備引其麾下諸將,正在討伐。
劉表慌聚帳下文武商議,決定派一萬兵馬去援救黃祖。黃祖得之一萬新力軍,加之原先的敗軍,兵力尚有三萬。
卻說孫堅連連得勝,心起傲意,輕視黃祖兵馬,率大軍攻往鄧城。孫堅分兵四麵,圍住鄧城連日攻打,與城內的黃祖軍在城上城下拚力廝殺。
孫堅軍一連激戰,鄧城久攻不下,兵士多有疲憊。忽一日,狂風驟起,將中軍帥字旗竿吹折。此時孫堅正與程普在寨內巡邏,程普見之,大驚失色道。
“此非吉兆,主公可暫且班師趕回江東。若是久戰,必生變故。”
孫堅聽罷,哈哈大笑。
“哈哈哈!仲謀休要多慮。我屢戰屢勝,取鄧城隻在旦夕。豈可因風折旗竿,遽爾罷兵!如此實在兒戲!”
孫堅遂不聽程普之言,命令大軍,繼續狂攻不停。江東軍攻城愈急,各部兵士皆是體力消耗巨大。
某夜,黃祖見孫堅久攻鄧城,心中惶急,連忙來尋司馬懿,司馬懿從人告之黃祖,其主子正於南城之上,夜觀天象。黃祖聽罷,遂趕往南城。待黃祖來到,果如司馬懿從人所說,司馬懿正靜立一處,凝神仰頭,觀望天象。
“當下鄧城危在旦夕,司馬賢侄,你可真有閒情啊!”
黃祖臉色一沉,冷冷地說道。司馬懿卻無理會,仍在靜靜地觀望天象,忽然南邊一顆流星劃過,司馬懿神色微變,嘴角多出了一分笑意。
“司馬賢侄,你先前教我那計,是時候施行了吧?”
黃祖再次發言,司馬懿這時才轉過身來,向黃祖施下一禮說道。
“剛才小侄多有失禮,還望黃伯父莫怪。小侄剛才夜觀天象,見一霸星欲墜。以分野度之,當應在孫堅。孫堅先前屢屢得勝,其心正傲。而此時孫堅久攻鄧城,兵士正是疲憊,而且又深入腹地。我先前之計,正是時候施行!”
“哈哈哈!好!!那孫文台死期將臨,老夫甚為高興,甚為高興!!”
次日,黃祖遂聚麾下一眾將士,教計如此如此,計中需一員猛將做誘,黃祖先問誰敢赴命。蘇飛部下一員將士,應聲願往。黃祖見那將士,神色露出些許不喜,正欲拒絕。哪知司馬懿卻是說道。
“此將生得虎背熊腰,威風凜凜,當可完成使命!”
黃祖聽罷,即消除了先前的念頭,當下應同。司馬懿微微一笑,如此教道。
“壯士,你既敢去,可聽我計。你帶軍馬五百,多帶能射者衝出陣去,即奔落虎山。孫文台必引軍來趕,你分一百人上山,尋巨石準備,一百人執弓弩伏於林中。但有追兵到時,不可徑走,可盤旋曲折,引到埋伏之處,矢石俱發。若能成功擊殺那孫文台,放起連珠號炮,城中便出接應。如無追兵,萬萬不可放炮。今夜月不甚明,黃昏便可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