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聽言大驚失色,拔馬正想後退時,此時驚變又起。在後軍的傅巽猝然扯聲大喝。
“蔡德珪擅改先君遺命,大逆不道,是為逆賊!你等若助惡為虐,異日死於九泉之下,何麵目複見先君乎?”
傅巽喝畢,遂引其心腹將士在後抵住攔殺。蔡瑁聽言大怒,恨不得立刻衝去撕裂傅巽。
“傅公悌你敢倒戈相向!他日回到武陵,必儘殺你家中老小!”
傅巽冷然而喝,無畏應道。
“隻怕你今日便要命喪黃泉!!!”
就在蔡瑁和傅巽兩人對罵間,張飛已殺破前軍,眼見快要殺到蔡瑁麵前。蔡瑁慌亂,急往左逃去,被伊籍揮兵擋住,又往右邊逃去,亦被糜芳兵馬所擋。蔡瑁眼見無路可走,此時在其身旁一將校衝至蔡瑁麵前,凝聲喝道。
“蔡將軍此時若不舍命拚殺,必被擒也!”
蔡瑁定眼一望,此人乃其府中食客,名叫荊象。半年前投於他的麾下,因武藝不俗,蔡瑁令其隨軍出行,保護左右。蔡瑁一聽荊象之言,立馬大喝一聲,令兵士拚死往後突破。
此時蔡瑁部眾,前後左右皆遭兵馬圍殺。荊象護住蔡瑁一路衝殺,傅巽忙令兵士組陣去擋。哪知這荊象甚是悍勇,以身保護蔡瑁,衝破人潮。身上多有傷口,卻仍舊攻勢犀利。蔡瑁因此得以衝脫,傅巽雙目噴火,拈弓上箭,一箭射向蔡瑁。蔡瑁不知躲避,聽得箭破虛空之響時,發覺箭矢已快到麵前。荊象看得眼切,竟策馬加快衝前,那箭正好射中他的右臂。荊象大喝一聲,揮刀砍散撲來的兵士,護著蔡瑁奪路而去。蔡瑁一逃,其部眾頓時亂了起來,抱頭鼠竄向四處逃開,因其部人多,局勢一時間混亂起來。張飛欲要追殺,但怎奈麵前人馬太多,難以追上。
“可惡!!竟被這蔡德珪逃去了!!!”
張飛甚是不甘扯聲大喝,另一旁的糜芳,卻是望著荊象的背影暗歎道。
“蔡德珪這等無義之人,竟有如此勇士追隨。實在令人惋惜呐!”
之後張飛、糜芳、伊籍、傅巽圍殺一陣,擒下大半殘兵,逃散者僅有數千人,其餘皆被擊殺。
蔡瑁死命而逃,此時身邊僅剩下不到二千殘兵。張飛等人穩住局勢後,很快便各派追兵來追殺蔡瑁。
蔡瑁哪敢歇息,星夜趕路,望武陵一路逃去。在逃命途中,蔡瑁遇著從襄陽逃回的蔡氏部眾,連忙詢問襄陽之事。眾人告之,張飛聯合穀城縣令高文還有彆駕伊籍策反,張飛將蔡龍、蔡虎兄弟擊殺,已奪了襄陽。襄陽蔡氏萬餘兵馬,幾乎被殲滅殆儘,其餘劉表舊部皆投誠於張飛麾下。
蔡瑁聽聞火氣直湧上頭,一口血液噴出,眼睛、鼻子亦爆出血液,昏死過去。
於此,蔡瑁所領的八萬大軍,幾乎毀於一旦。而他在襄陽的兵馬,亦儘數丟失。
隻是諸葛亮所布計策,遠不止此。就在蔡瑁逃命趕回武陵之時。武陵亦發生天大的變故。
卻說,蒯氏兄弟與劉備早有協定。當蒯氏兄弟聽聞蔡瑁大敗於新野,立即通知隱藏於軍中的太史慈、文聘統領昔日回歸武陵的二萬兵馬,趁機奪了武陵。蔡瑁留守在武陵的兵力僅有一萬,豈能抵擋住太史慈的二萬精兵。武陵縣不日即落於太史慈之手,劉琮還有一眾荊州文武,儘被太史慈所擒。
數日後,蔡瑁麵色蒼白得可怕,如同一具喪失了靈魂的屍體,將要逃到武陵時。荊象忽然進諫。
“主公且慢,這諸葛亮謀略如此可怕,先日遣回二萬兵馬之舉,其中必是有詐。隻怕此時,武陵亦如襄陽那般,落入了大耳賊之手!”
蔡瑁一聽,頓時渾身打了一個寒戰,雙目神色複雜,又有怒恨又有不甘而且還有濃烈的畏懼。時下蔡瑁已被諸葛亮的計謀挫得失魂落魄,心中無計,急忙向荊象問道。
“若是如此,我該若何!?”
“蔡將軍何不進往南郡?”
荊象見蔡瑁這般落魄之相,心裡一喜,隨即凝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