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鄧義聽聲,急轉身望去,隻見遠處山海林的位置,火焰張天,愣是將黑夜燒成白晝般明亮。鄧義瞬即猜到,孫策的大部人馬定是遭遇火攻,眼下城內又有敵軍殺入。鄧義渾身寒澈,想起周瑜臨走前有言,讓他必保江陵萬無一失,否則必要他的頭顱。
想起周瑜當時那冰寒冷酷的眼神,鄧義驟地打了一個哆嗦,當下一咬牙,雙目陰鷙,遂聚合一部心腹將士,竟不望城內去救,而是往城外逃去。
鄧義帶著數千兵士逃離出城,城內各部兵馬得知鄧義畏罪潛逃,頓時大亂,紛紛亦往城外逃去。城內尚有不少蔡氏部眾,仍死命抵擋,這些人幾乎都是蔡瑁的心腹將校,對劉備恨之入骨,絕無可能投降劉備。不過眼下大局已去,這些蔡氏兵馬根本無法力挽狂瀾,在潘鳳彪悍武勇之下,紛紛被儘數剿滅。
因此,潘鳳迅速奪了城內四門,命各部兵士嚴密把守。
另一邊,鄧義逃出江陵城五、六裡後,剛到一處林口,猝然一彪人馬赫然衝殺而出。鄧義還未反應過來,便見劉備、劉封兩人斜刺裡殺到麵前。劉封提槍一刺,鄧義急使刀擋住。這時,劉備揮舞雙股劍,一劍掃中鄧義頭盔,一劍打在鄧義胸口。鄧義慘叫一聲,遂墜落馬下。劉封急下馬將其擒住。
“彆殺我!!!我願降!!!”
鄧義慘聲而喝,劉封冷酷著麵色向劉備投去眼色,劉備微微頷首,命鄧義令其部眾放下兵器。鄧義連忙便依從劉備之命,呼令其部放下武器。這些兵士皆是鄧義心腹,見鄧義已降,亦放棄了再做掙紮,紛紛放下兵器。劉備與劉封遂指揮兵馬,將鄧義還有其部署儘數俘虜。
話說周瑜馬不停蹄,一路望山海林趕去。路途中,見遙遠處一片火光衝起,隨即火勢愈來愈是旺盛。周瑜頓時大驚失色,心知前番趕去通報的那部兵馬,定遇到伏擊,未有通報孫策。此時孫策大部兵馬並遭重創。
周瑜想畢,顧不得沉思再多,立馬引軍急趕去救援。待周瑜將要趕至那漫天火海,忽聞得不遠處有廝殺之聲,想大多是孫策的兵馬連忙引軍趕去。
卻說孫策、呂蒙、淩統整合殘兵,正準備歸城,忽然前方風塵飛起,眾將士連番受到伏擊,皆驚慌起來。
就在此時,一聲疾呼聲響起。
“前麵的可是主公!!!?”
孫策一聽,立即便認出這是周瑜的聲音,急呼道。
“公瑾!!我在此!!!”
周瑜聽得,本高懸在嗓子的心,頓時放落。隻要孫策未有損失,一切都可卷土重來。周瑜急策馬奔至孫策麵前,見孫策滿臉火灰,兵甲不齊,便知他定是連番入險。孫策當即將前事一一具告周瑜,周瑜聽得怒火狂湧,但最終還是死死壓住,沉吟一陣後,露出一抹淡笑。
“這山野村夫確是不凡。前番一連挫於其手,皆因小覷此人。如今看來,這諸葛孔明,果如其兄諸葛子瑜所說,乃是一曠世奇才也!”
孫策長長地呼了一口大氣,周瑜那抹笑容,頓時令他心胸闊達起來。孫策亦展露出一個笑容遂道。
“勝負乃兵家常事。竟然我等已知這諸葛孔明厲害,日後隻需謹慎提防,必不會犯如今日之大錯!公瑾我等且收兵入城,整兵之後,再與其決一死戰!”
孫策、周瑜乃江東頂梁支柱,隻要他們二人並無喪誌,江東諸將、兵士便尚有鬥誌廝殺。當下孫策整兵畢,速往江陵城而來,一路間各軍謹慎防備,直到江陵城下。
孫策剛到城下大呼城內兵士打開城門,哪知回複其,卻是漫天的箭矢。孫策吃了一驚,忙撥槍提檔。
箭潮落畢,一將率一部人馬衝出,江東眾將士驚視之,乃潘無雙也。此時城下又見二人並身走出,一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結白鶴氅,手執鵝毛扇,如同天上神仙。一人雙手過膝,大耳垂肩,眼眸中如有鯨吞天地之赫然威光。正乃諸葛孔明與其主劉玄德。
劉備居高臨下,俯視著城下江東兵馬,朗然笑道。
“哈哈哈!!!孫伯符,我等已取江陵多時,時下鄧義已被我所擒,你等還不快快退回江東,莫要再起侵犯我荊州土地之心!否則我必教你死無葬身之地!!!”
“哇哇哇!!!大耳賊,你欺我太甚!!!我必與你不死不休!!!!”
孫策一聽江陵被奪,頓時氣得渾身布火,怒火衝天,整個人如同燒了起來。此時,在劉備旁側的諸葛亮拂扇亦笑。
“吳侯稍安勿躁。我主不過是取回其兄劉景升之領土。吳侯並無失一寸之地,何必發這般勢不饒人。”
“你!!!”
孫策聽得諸葛亮內裡諷刺之意,氣得雙眼暴瞪。此時周瑜留意到潘鳳蓄勢待發,隨時會來廝殺,而城上弓弩手亦早作準備,隨時接應。周瑜唯恐孫策中了諸葛亮的激將法,貿然有失,忙縱馬衝來,雙眸寒澈,望向諸葛亮,做聲而道。
“諸葛孔明果不愧有臥龍之名,周某人近日已領教良多。他日我必十倍討之!”
“哈哈。周郎乃天下第一智者,在你麵前,亮豈敢班門弄斧。若他日尚有機會,亮必屈膝而待,惶恐候之!”
周瑜聽罷,一股熱辣無比的氣流直湧心口。周瑜一連在諸葛亮手中受挫,對於他這般傲然之人,就如同在他身上狠狠地捅了幾刀。但周瑜心知他必不可意氣用事,一直死死壓住。此時諸葛亮這番諷刺,頓令他一直積蓄地怒火爆發。
周瑜雙目通紅,怒瞪城上諸葛亮,咬牙切齒一字一言地喝道。
“從今日起,天地間,有瑜無亮,有亮無瑜!!!!遲早一日,我勢必取你項上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