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就在眾人紛紛驚異之間,曹操卻是朗聲大笑而起。
“哈哈哈哈哈!!!文若之見,正合孤之心意。曹孫兩家聯好之事,茲事體大,萬不可出絲毫差錯。若是配婚之人,入不得孫尚香法眼,被其拒婚。孤臉麵何在!?當應尋之天下第一英雄,方可孫尚香得其芳心暗許!諸位,這天下第一英雄,可有人選?”
曹操此言一落,眾臣皆跪地叩拜齊聲喝道。
“非魏王莫屬!!!”
聲浪震蕩殿堂,曹操聽得心花怒放,但卻故裝為難而道。
“孤年事已高,昔年更與孫文台為同袍,舉十八路諸侯討伐董賊時,孤與他兄弟相稱。按輩分來論,孫尚香乃孤之侄女,納之於禮不合!”
“大王此言差矣。所謂美人配英雄,美人若能傾心,豈由得年齒拘束呼?更何況眼下,除大王外,試問又有何人,配得上天下英雄,賺得美人芳心?!”
郭嘉速出席秉道。荀彧亦在旁,出言附和道。
“貞侯所言極是。大王竟知曹孫兩將聯好,極為緊要,若為大局著想,舍棄些許無關重要的禮節,又有何慮?還望大王三思!”
荀彧話音落畢,曹氏眾臣已知曹操心意,紛紛來勸。曹操心裡歡喜無比,但表麵卻半推半許的答應下來。
少時,嘈雜的殿堂,重複平靜。曹操心裡欣喜,同時更是鬥誌昂揚,與眾文武議道。
“今劉備遠走西川,諸葛亮獨立據守荊州,荊州處處受敵,如同釜中之魚,阱中之虎。劉備所倚重者,乃諸葛孔明也,失之則其勢崩潰。若不就此時擒捉諸孔明,他日若其成勢,聚荊州、西川之地,便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是滋蔓也。
若孤為大局著想,欲與東吳孫氏聯姻,孤納孫伯符之妹為妾,再承諾分其江夏、南郡之地,曹、孫永結盟好。他日若孤大破荊州,歇息數年,兵士得以養精蓄銳,合天下三分之二勢力,孫伯符必驚疑而來降,再之討伐西北,則孤皇圖霸業濟可矣!還望諸位努力向前,萬不可辜負孤之重望!”
曹操於高堂上,氣勢澎湃,如有卷天翻海之勢,一眾曹氏文武跪伏在地,齊聲應和,聲浪席卷大殿,氣勢磅礴!
曹操又問何人為使,荀彧推薦劉曄,依從其言,遂一麵發檄遣劉曄赴東吳,一麵計點馬步軍十二萬,詐稱二十萬,布軍於中原與荊州境界一帶,再令荀彧負責各軍輜重糧草,攻城器械等物資補給。
同時郭嘉又諫,教曹操於河內分界,虛張聲勢,施疑兵之計,賺得天下人以為曹軍欲要發兵北上,征伐西北,在天下諸侯人心惶惶之時,再乘虛而入,攻之荊州。
曹操聽計大喜,遂從郭嘉之言,遣人前往吩咐據守於河內分界守將李典依計行事。
曹操再欲南征,眼下各做調配。半月後,據守於河內關羽,聞之曹軍於河內分界大有大動兵馬之勢,忙喝令河內各將,打醒十二分精神,提防曹軍來襲。同時又多派斥候於河內分界,留意曹軍的一舉一動。
戲誌才得知此事,趕來尋見關羽。聽斥候一一所報,知得在河內分界,隻見曹軍兵馬作動,不見糧草輜重壓行。戲誌才遂定下心來,與關羽說道。
“關公不必多慮。此乃曹操疑兵之計也。想必此時,曹操正在荊州分界大聚兵馬,準備南征之事!”
關羽聽言,遂安心下來,不過卻不敢大意,在河內分界各個險要地帶,分立暗哨,緊密留意曹軍的一舉一動。
卻說諸葛亮在荊州,兢兢業業,晝夜不分,處理事務,一麵操練兵馬,一麵提防曹、孫兩家侵犯荊州。時當七夕佳節,諸葛亮大會眾官夜宴,共說收川之事。宴席之間,隻見正西上一星,其大如鬥,鬥轉驟飛,望北上投去。諸葛亮大驚失色,擲杯於地,失聲呼道。
“哀哉!痛哉!!”
眾官慌問其故。諸葛亮滿臉痛楚,不知其因,隻教人速去江夏取黃忠一家老小來荊州。眾官皆驚,伊籍忙出席而道。
“黃老將軍正隨皇叔於蜀地討伐惡賊,如今軍師無故捉拿其一家老小,若事泄走露。黃老將軍必心存暗怒,大有可能會倒戈於西北,此實乃不智也!”
諸葛亮聽言,搖首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