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與高沛並稱為西川庭柱,兩人在軍中地位,除統率西川兵馬大權的大都督張姑義外,當數這二人威望最高。楊懷眼高過頂,除張任外,誰也不服,當下心想在劉璋麵前先取一陣,立下不世功績,揚名立萬!
劉璋聽言大喜,正欲令楊懷出擊。就在此時,張任卻是眉頭深鎖,滿臉凝重地諫道。
“且慢!趙子龍武藝絕世無雙,天下無人能出其左右,與其對戰,萬不可絲毫大意!楊將軍若要前去迎擊,還需一員猛將同往!”
張任在說話的同時,目光默默地投向馬超。馬超心神領會,正欲出席請命。哪知楊懷卻冷聲而道。
“大可不必!趙子龍揮軍前來,遠途跋涉,銳鋒有減,我軍以逸擊勞,豈有不勝之理!某自領三千精兵,便可擊敗此人,如其不然,某甘受軍令!!!”
楊懷卻不願被張任小覷,當下豪言壯語厲聲而喝,字字錚錚,擲地有聲,好似胸有成竹一般。劉璋見楊懷信心澎湃,當以為其有不世武藝,竟然信了幾分,哈哈笑道。
“哈哈!楊將軍竟敢立下軍令狀,自然有所把握!就依楊將軍之願,還望楊將軍莫要辜負我之厚望!”
“諾!末將定當完成使命,帶那趙子龍首級來見!”
楊懷昂然拱手,張任見楊懷這般,心中大急,連忙去勸。在一旁的馬超看得這楊懷不知死活,卻是暗暗冷笑。對於張任的勸告,楊懷不知好歹,反而覺得張任輕視於他,置若不聞。當下楊懷向劉璋告退後,便下去點兵準備出關。
張任身為西川大都督,對於麾下將領的能耐一清二楚,楊懷根本就非趙雲的對手,無奈的是楊懷心高氣傲,根本聽不得勸,而且劉璋亦不知利害,竟就依從楊懷,讓其獨自率軍對戰趙雲。
張任憂慮重重,速又向劉璋諫道。
“趙子龍不但武勇超群,且擅用韜略,乃是一員帥才。楊將軍脾性火烈,若攻之過急,極易中計。主公當應命一部兵馬從後跟隨,為之接應,同時再派人傳報於劉皇叔,令其一軍隨機應變,以防萬一!”
張任行事素來謹慎,此下一番布局,可謂是萬無一失。黃權聽言,暗暗讚許,出席亦勸。
“大都督所言極是。主公當應從之。”
劉璋聽黃權亦來相勸,當下心裡更為認同幾分。劉璋速向張任問道。
“依姑義所言,該派何人接應合適?”
“馬孟起武藝超群,乃我軍內第一勇將,若將他派之,必保無失!”
張任疾言而道。就在此時,劉巴臉色一寒,邁步出席,冷聲而道。
“哼!馬孟起乃屢敗之將,於軍不利。某雖不才,願引軍接應,與楊將軍共取趙子龍首級!”
劉巴此言一出,馬超頓時臉色一寒,獅目內迸射出兩道極其恐怖的寒光。他本是天之驕子,在西川寄人籬下,且又受人百般輕辱的日子,對於他來說如同煎熬。不過馬超當年火爆的性子早已收斂,此下馬超死壓著怒火,隻是冷然在笑,同時早前某個念頭,更為急切幾分。
張任聽言,臉色劇變,正欲嗬斥劉巴之時,高堂上的劉璋卻是笑道。
“哈哈哈!!好!好!好!我有劉子初這等猛將,可高枕無憂矣!!”
當下劉璋先對劉巴賞賜一番,劉巴接令退走,劉璋見馬超麵有不忿之色,遂又出言安撫。馬超表麵故作謙卑,但內心卻早對劉璋失望至極。張任見劉璋用人無道,暗歎不已。
且說楊懷引三千兵馬,一路飛馳,不一時正遇到趙雲的兵馬。楊懷遂擺開陣勢,兩軍對圓。楊懷拍馬衝出陣外,把槍一招,圓瞪眼目,厲聲喝道。
“我乃西川奮軍校尉楊懷也!趙子龍何在!?快快出來受死!”
趙雲聽言,劍目一凝,神色淡漠,挺槍驟馬飛出,就在楊懷身前數十米外,勒馬停住。楊懷眼見趙雲身劈爛銀鎧甲,身穿潔白如雪的白袍,手執一柄龍膽亮銀槍,坐下一匹夜照玉獅子,英氣逼人,威風凜凜,渾身上下如同有破天裂地的鋒芒,一雙劍目迸射兩道寒光,驚得楊懷心扉不覺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