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聞言,臉色連變不止,隨即細目眯成一條細線,細線內爍爍發光,儘是濃烈殺意,張口又問。
“無雙果真不願降孤!?孤已平定半壁江山,倘若無雙願投於孤之麾下,孤如虎添翼,如龍得雲,不出十年間,便可統一江山,創建太平盛世。即時天下萬萬百姓便不需受戰禍之苦,安居樂業,豈不幸哉!?”
對於曹操的話,潘鳳毫無所動,鳳目如炬,搖首而道。
“天下之大莫非皇土。此天下本乃漢室江山,魏王強取豪奪,乃為賊也。我兄長乃漢室帝胄,皇室正統,我豈能棄其反投於賊!?”
曹操聽潘鳳提起劉備,心裡忽起無明業火,細目漸漸變得紅赤,厲聲喝道。
“大耳賊不過織席之輩,難不成在無雙心目中,孤亦不如此人!?”
潘鳳緩緩地閉起雙眸,並無回答。張飛卻在旁厲聲回應喝道。
“我兄長仁義充塞四海,天下誰人不讚!?反之老賊你奸詐不仁,詭計多端,操縱社稷,禍害忠臣,排除異己。天下誰人不願能除之而後快!?你這等奸雄,如何能與我兄長相比!?”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
張飛如同雷震般的嗓音喝起,震得魏軍上下為之色變。典韋、許褚、夏侯淵等將聽言,無不怒火洶騰,恨不得衝上去將張飛砍成肉渣。不過曹操聽後,卻是朗聲大笑不止,連說幾聲好字。
忽然間,曹操笑聲猝止,那雙如有吞天威力的細目,殺意洶洶,冷聲而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竟然你等不願投誠於孤。孤雖憐之你等之才,亦不得不痛下死手!!”
曹操說罷,猛地掣出腰間倚天寶劍,高舉在天,正欲下令將潘鳳、張飛等人擒住之時。忽有一快騎急急趕來報道。
“報!!!諸葛亮乘一小船而來,喚大王前去答話!”
曹操聽言,正墜落的倚天寶劍驟然止住。曹操嘴角遂翹起一絲莫名的笑意,口中喃喃而道。
“諸葛孔明,你可讓孤久等了!”
曹操喃畢,遂向諸將下令,就在山頭前密林內整軍歇息,嚴密監查潘鳳等荊州軍士的一舉一動。諸將領命,速引兵徐徐退開,就在距離潘鳳等人數百米處的密林內,擺開陣勢,整軍歇息。
潘鳳冷冷地望著數百米外的魏軍,緊繃的神經忽然鬆了下來,臉色稍有鬆弛。不過潘平卻是眉頭深鎖,甚是疑惑而道。
“眼下方圓十裡內皆被大水所淹。軍師如何尋來如此多船隻,渡河過來?”
原本正是欣喜的張飛聞言,頓時臉色一怔,環目大瞪,亦是一臉的疑惑之色。潘鳳盤腿坐下,卻是不慌不忙地答道。
“若要準備數萬兵馬所用的船隻,至少要半月時間。軍師並非神人,豈能憑空變出如此多船隻。你等未聽剛才聽那賊軍快騎所報,軍師隻乘一小船而來?”
張飛、潘平一聽,頓時色變,皆不知諸葛亮意欲何為。此時又聽潘鳳淡然而道。
“你等不必多慮。軍師素來多謀,自會與老賊周旋。我等隻需在此靜觀其變,等待救援便是。”
潘鳳似乎對諸葛亮有著極大的信心,即使這般情境,諸葛亮亦可以其如同妖孽般的智慧,力挽狂瀾。
且說曹操帶領夏侯兄弟、張頜等將趕至山下,郭嘉早就一艘大船等候許久,此時見曹操趕來,凝聲笑道。
“哈哈。諸葛孔明已來了許久,大王還不速速登船,一會這名震天下的臥龍先生?”
曹操聽言,嘴角一翹,燦然一笑,遂引諸將登船。行走間,夏侯淵在曹操耳邊低聲而道。
“大王可需派數十艘快船,饒江而走,從後埋伏?”
夏侯淵忽然獻出一計,曹操聽罷,甚是讚許地頷首一點,笑聲而道。
“哈哈。妙才頗識謀略,實不愧‘妙才’二字!”
夏侯淵被曹操這一讚,心花怒放,當即隱秘退走,暗中行事。少時,曹操登上大船,大船撥轉而動,望大江中央行駛過去。大風吹拂,船帆張動,大船徐徐而行,曹操於船頭上眺眼望去,隻見不遠處有一小船,船上有一人身穿潔白鶴氅,頭戴綸巾,手執一鵝毛扇,風度翩翩,飄飄然有幾分神仙之概。
曹操見之,臉上神色不由有幾分動容,郭嘉輪動四輪車來到曹操身側,與之說了一番話後。曹操遂令大船停下,郭嘉在張頜、於禁等將校擁護下,乘一小船先往而去。
諸葛亮見一小船駛來,臉色一凝,漸漸地望到對麵船上有數十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