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戰事瞬息萬變,更何況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倘若天欲亡蜀漢,奈之如何耶!?將軍且看我那叔父信中如何道說,便可知其中一二。”
朱治聞言,麵色一凝,強打精神遂教兵士取來書信。須臾,朱治接過書信,拆信而觀,臉色連變不止,最後歎聲而道。
“果如元遜所料,其中變故之多,實在難以料想。劉玄德已逝世也,如今由其長子劉禪接領大位。而西之所以能攻破成都,全依仗一名叫轟雷炮的軍器。信中有言,這轟雷炮與曹魏的霹靂車略有相似,皆可據遠而發,不過其威力卻更要勝之數倍,西得此軍器,如能駕馭天雷,蜀軍正是被那轟雷炮連番挫敗,最後更是被攻破了城池,不得不棄城而逃!!”
諸葛恪聞言,眉頭深鎖,滿臉凝重之色,眼中更是閃過幾分疑色。朱治見諸葛恪不信,搖了搖頭,便把書信遞給了諸葛恪。諸葛恪接過,凝神而望,臉色連變不止,最後方才信了,歎聲而道。
“世上竟有這般神器!!?難怪我那叔父會敗於西之手!!如今西唐已得益州,國力強盛,更兼手持這般犀利神器,倘若待其穩住局勢,不出數年,天下無一國可敵之!!”
朱治聞言,心頭一蕩,連忙向諸葛恪問道。
“曹魏國力強盛,正侵我東吳。西唐伺機歇養,亦為心腹大患也。東吳複興難矣!!依元遜之見,眼下可如何是好!?”
諸葛恪麵色一凝,眼中光華亮麗,凝神而道。
“曹魏已渡長江,數十萬兵眾,殺入我東吳國境,當今之急,當速定外患,驅退魏寇。諸葛孔明,智謀百出,曹老賊素來視為強敵。不如將軍,且先接納蜀漢餘眾,以為先驅,抵抗魏寇!!”
朱治聽了,麵色一變,甚是顧慮地說道。
“諸葛孔明乃蜀漢之臣,素來對漢室忠心耿耿,此番來投,全因其國被西唐所占,暫避戰禍。如若我等此時接納,諸葛孔明必暗中欲圖東山再起之機,將來必成後患!!更何況茲事體大,還需由吳王親自定奪!!”
諸葛恪淡然一笑,皓目微微眯起,篤定從容地向朱治謂道。
“如今吳王正於南昌抵抗魏寇,戰事緊急,若此時通報,一來一往,耗費時日,延誤戰機。況且將軍豈不知兔死狗烹之理耶!?如今蜀漢已亡,就憑諸葛孔明那不足三千的殘兵敗將,有何懼哉!眼下我國危難在即,我等暫且接納,卻以之為先驅,他日交戰之時,必有折損。待驅退魏寇,如何處置,還不全憑吳王處置!?”
諸葛恪眼中露出幾分冷酷之色,朱治聽得,不禁打了一個寒戰。這諸葛恪心思竟是這般毒辣,就連自己的叔父也計算其中。諸葛恪見朱治連起異色,好似看透了朱治的心思,拱手慨然而道。
“我諸葛一族,深受王上知遇之恩,恪自當效死而報。諸葛孔明雖為我之叔父,但卻非我東吳之臣。恪又豈會因私心而費公事!?”
朱治聽罷,臉上強展露一個笑容,頷首應道。
“元遜所言甚是,如此便依你言罷!!”
於是朱治下令,派兵士先往,教始安守將,先將諸葛亮等蜀漢餘眾安置於城內,好生款待。朱治則教諸葛恪一麵整備兵馬,自己當夜整備一番後,便往始安城出發。
數日後,朱治趕到始安城內,速到城中府衙,不作歇息,便教兵士引路,前往安置諸葛亮等人的府中拜見。
話說,始安守將聽令,將諸葛亮等一眾人,安置在城內東南處的一處府宅內。這府宅雖是廣闊,但略顯幾分殘舊。張飛見之,忿怒至極。前番東吳有所怠慢,張飛已是懷恨在心,此下竟用這殘舊府宅安置堂堂蜀漢之主,張飛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執意要尋那始安守將,換一處府邸。諸葛亮連忙阻止,與張飛歎聲而道。
“翼德,如今我等寄人籬下,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此處雖是殘舊,但亦算乾淨闊大。王上連日奔波,疲勞至極,若是得罪了東吳之人,隻恐連這個居身之所也難得也!!”
諸葛亮苦口婆心,張飛聽了,雖是氣憤不已,但亦知其中無奈,恨恨地喝了一聲,甩袖便去。於是眾人便暫且安置,諸葛亮、馬良、法正等一眾文臣,居於東院,張飛、潘平、陳到等武將則在西院居住。劉禪獨居於內院。至於劉永、劉理則各居於旁側兩院。
且說諸葛亮等人望交州逃亡時,卻正恰巧遇到了徹裡吉一行數十人。徹裡吉聽聞是諸葛亮的人馬,立馬趕來拜見,欲要相投。諸葛亮見這些羌人中徹裡吉、雅丹、越吉三人,皆非泛泛之輩,問清來曆後,心想日後蜀漢欲要複國,急需人才,便收納之,引之拜見劉禪。劉禪素來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見諸葛亮有心收納,遂便應之。此下徹裡吉一行人皆收編於軍內,與一眾兵士暫於城內校場安置。
話說當日,諸葛亮聽聞府外傳起一陣馬蹄聲響。諸葛亮眼光一亮,心知必是東吳之人前來拜見,遂教劉禪整裝出廳。待朱治趕來時,隻見大廳之內,人頭湧湧,一少年坐於高堂,文武臣子各侍立於兩側。在那少年旁側,左邊站著一虎背熊腰,豹頭環眼,燕頜虎須,威勢逼人的老漢。右邊一人,羽扇綸巾,一襲潔白鶴氅,麵如冠玉,雙眼爍爍有神,似能看透天下之事,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朱治見之,心頭一驚,臉色一凝,遂不敢有絲毫輕視之心,入廳作禮先拜,報之名號。站於左側的老漢,正是張飛。張飛瞪著環眼,見朱治頗為有禮,怒色遂褪去了幾分,冷哼一聲。除了張飛還有坐在高堂忐忑不安的劉禪外,以諸葛亮為首其餘人等紛紛回禮。禮必,諸葛亮一臉淡笑,向朱治謂道。
“亮久仰朱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朱將軍威風凜凜。果然是聞名不如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