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留白最相思!
夏瑩潔很是得意,從裴以安的反應看來,她的心裡還是有林舸的位置,可惜啊……
“我知道你喜歡林舸,但感情是相互的。你不能因為他喜歡我,就把怨氣撒在我身上吧?”
裴以安嚴重懷疑夏瑩潔是不是有臆想症,這麼多年了,還在自導自演,入戲太深出不來了吧?自己的男朋友老是被這樣的奇葩惦記,可不是什麼好事,不如就今天,幫她把病治治。
“你確定林舸喜歡你?”
“當然,當年他給我的情書,你也看見了,還有什麼疑問嗎?再說了,我們還在一起了兩年。”
病得不輕。嗯……情書,裴以安不住的點頭,“其實情書也沒有寫名字,怎麼就能證明一定是給你的呢?”
“情書夾在我的課本裡,不是給我還能給誰?”不知道裴以安為什麼會延續情書的話題,夏瑩潔反應倒也快,應付了一句。
裴以安看著她,勾起嘴角,“實不相瞞,之後,情書我在其他人哪又看見一次。如果是你的,你怎麼沒有好好保存。”
夏瑩潔有些慌了,“其他人?誰?”當初,她裝作為裴以安代為傳話,拒絕了林舸,把情書退回了他。難道?不可能,拒絕沒多久,林舸就轉學了,她沒可能再看才是,夏瑩潔安慰自己。
然而卻聽到裴以安說“那封情書是給我的吧?”
看來是被她知道了,夏瑩潔來不及細想裴以安是怎麼知道情書是給她的。她隻知道,裴以安現在知道了又怎樣,他們已經錯過了,冷哼一聲,“沒錯。情書是給你的,我看見林舸把情書放到了你的課本裡。我多不甘心啊,我也喜歡他,我從初中開始就喜歡他,他卻從來不曾理過我。我為了他,努力學習,跟一起他考上青光。他呢,他卻喜歡你。他的眼神總是跟著你轉,他為了接近你教你打籃球,他連說夢想時都是為了你。而我呢,想要引起他的關注,隻能傷害自己。你記得這個疤嗎?”
夏瑩潔挽起袖子,胳膊上有明顯的兩塊燒傷痕跡,“想讓他關心我,注意到我,高二的化學實驗,我偷偷的換了一個化學試劑,造成了小小的爆炸,我故意露出胳膊,讓燃燒物掉上去,隻為了讓他多看看我。”
裴以安記得,那次的事情,他們班還被限製了一個月的化學實驗。林舸是實驗的操作者,把夏瑩潔燙傷,他幫著夏瑩潔打了半個月的飯作為補償。她一直以為是意外,沒想到居然是夏瑩潔故意為之。裴以安內心震動,她對自己可真狠。
“可是,他還是喜歡你。他一個不愛說話的人,寫出那麼情意綿綿的字句。我嫉妒,嫉妒瘋了!反正沒其他人看見,我把情書拿出來,告訴你,是他給我的,再幫你還給他,告訴他,你不喜歡他。你看,如此簡單,你們就錯過了。”
的確很簡單啊,簡單的讓他們錯過了十年,從夏瑩潔的嘴裡聽到以前的故事,她卻不想怪她了,要怪,隻能怪當初自己太慫了,“還真是我不知道的一段故事,聽也聽了,我走了。”
“你慢著,你不是喜歡他嗎?這就完了?”夏瑩潔實在看不慣裴以安雲淡風輕的樣子,她說了這麼多,就想在裴以安臉上看見她憤怒的表情。
夏瑩潔話音剛落,包廂的門被推開。夏瑩潔吃驚的喊出來人的名字“林舸!”不可置信的看著林舸走到裴以安身邊,他們在一起了?
連眼神都懶得給她,林舸拿過裴以安的包背上,“回家吧。”
“嗯。”裴以安開心的將手放到林舸的手心,“出現得真及時。”
“你們哪個林舸,菜都上齊了,要不一起吃個飯?”夏瑩潔磕磕巴巴的說出這句話。林舸的出現,給了她巨大的衝擊。他們在一起了,他們怎麼會在一起!所以裴以安才會毫不在意,自己編的哪些謊言,早被她知道了。她自己竟還在洋洋得意。
“我不跟不熟的人一起吃飯。而且以安不吃彆人做的菜。”林舸麵無表情的拒絕了。
霸氣!看到夏瑩潔吃癟的樣子,裴以安身心舒暢,踮起腳尖刮了刮他的鼻子,“回家給我做飯吧,林先生。”
睡得正香的裴以安,被一連串的手機震動吵醒了,“喂,若若。”
“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和林舸出去了?”
“是啊。怎麼了?”
“你倆被拍了。”
“被拍就被拍了唄。”反正之前就想好了,如果被拍了,直接承認。
“我知道你無所謂,公司也不攔著。隻是這被拍照了,網上已經傳開了,公司得回應啊。現在我們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都在查證男主人公是誰。吳媽說聽你的意見,公司配合你。”
裴以安心裡流過一股暖流,無論什麼事,吳媽永遠站在她的角度想問題。仔細想了想,裴以安告訴周若,“18號,星火救援隊的宣傳片就要公布了,到時候,我發微博。”
“行,我轉告吳媽,先寫出文案來。這兩天不做任何回應。也幸好,不知道是哪個狗仔拍的照片,技術太差,林舸一張正麵照都沒拍到。而且一點也不敬業,就拍到你們從飯店出來,都沒跟著你們回家。所以現在網上議論也議論不出什麼。”
“若若,謝謝你們,費心了。”裴以安知道,因為她的事,吳媽她們又有的忙了。
“以安,你是耀目的明星。你也是個普通人,更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呢,隻希望你幸福。”
最近怎麼都走煽情路線了,一大早就把她弄得熱淚盈眶,裴以安清清嗓子,“真心謝謝你們,我的朋友。”
結束通話,裴以安發了條信息給記者大熊,“可以寫文案了,18號我要公布戀情。”
裴以安跑到客廳,同林舸分享微博上的八卦。
“林先生,過來吃瓜。”裴以安打開iad,隱隱有些興奮,“沒想到,有一天還能吃到自己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