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瓷!
但是,付揚伸手用力撥開了藤條密布的地方,山體上露出一個狹窄的洞口。
林穎仔細往裡看了看,在洞深約兩米的地方,居然聳立著一道褐色的鐵門,看上去厚重結實。
“這就是你說的山洞嗎?”林穎不以為然的問。
付先生好像明白林穎的意思,隻是神秘一笑,並未回答。隻見他走進洞口,不知道在鐵門上怎麼撥弄了幾下,那道門發出“啪啪”的聲音,敞開了一條縫。
“嗬嗬,想不想進去看看!”付揚臉上帶著得意的神情問。
林穎順著鐵門敞開的那條縫隙往裡看,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到,仿佛是個無底深淵似的,令人膽戰心寒。
付先生沒等她回答,用力推開了鐵門。
林穎這才看明白,鐵門是可以推拉的。作為隔開洞內洞外的堅固屏障,它的重量要比普通的推拉門重千百倍。
門被打開的那一瞬間,洞內的燈光亮了,可以清晰的看到乳白色的牆麵、深深的走廊、依次隔開的房間。
“你把這個山洞改建成了一套大房子了啊!”林穎不由的驚歎,任誰也不會想到在這高山密林的深處,居然會隱蔽著這麼個洞穴。
“為了改建這個山洞,我請來幾十個工人,在這兒不分白天黑夜的乾了一個月,才在洞裡砌起了牆、安上了門和照明係統,後來又陸續運來了家具和電器。”付揚一邊介紹著一邊往洞裡走。
“這麼說有很多人知道這個山洞了?”林穎問。
“我趁夜裡把工人拉到山上,完工之後,又趁著夜裡把他們送下山。因此,完全可以說,那些工人知道大山裡有這麼個山洞,但是根本弄不清具體位置,甚至連大體的方位也說不清楚。”付揚說完詭秘的笑著。
說話間,林穎突然想起初次到鳳池,第一次走進他的地下密室的情景,和此時此刻多麼相似啊!
神神秘秘的付揚為什麼喜歡修建這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呢?
“這個山洞是不是和鳳池的地下密室一樣,都是用來藏寶的?”林穎問。
“嗯,一會兒你就明白了!”付揚含糊的回答著。
倆人往裡走了十幾米,來到了洞內開闊的大廳裡,這裡沙發桌椅茶幾等家具和日常用品一應俱全,而且布置的溫馨而奢華。
林穎看那兒都覺的異常新鮮,興奮的坐在沙發上東瞅瞅西看看,卻被付揚拉起來繼續往裡走。
大廳裡麵的一側石壁上,雕刻著花卉、飛鳥、駿馬等裝飾性的浮雕,還有一拉溜的四個門。
付先生推開其中一個小門。
令人意外的是,打開門的房間竟然比外麵的大廳還要大好多,明亮的燈光下,室內景象一覽無遺。
再看四周,林穎驚訝的張開了嘴,卻顧不上說話了。
高約五米多的石壁上開鑿了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小洞,小洞極為規整,裡麵安放著各式各樣的銅鼎、瓷器、玉器和金銀器皿,足足有四五百件之多。
“這裡就是我的寶庫!”付揚興奮的說著,坐在了“寶庫”中央的藤椅上,從茶幾的抽屜裡摸出了一瓶紅酒,打開之後倒了兩杯,一邊品味美酒一邊嗬嗬笑著。
林穎既顧不上喝那杯紅酒,也沒工夫和他說話,甚至連問題也沒有了。而是盯著石壁上的那些寶物,目不轉睛的細細觀賞,
“彆著急啊!以後你有的是時間慢慢的欣賞這些文物,來,喝杯酒休息一下吧。”付揚臉上掛著抹不去的笑容說。
“嗯,也是!”林穎嘴裡答應著,來到付先生對麵坐下。此時此刻,她的腦子裡縈繞著許多問題,但是一時間又不知道從何問起。
“這裡的寶物不僅不次於鳳池地下密室裡的那些,而且還略勝一籌,都是我精心挑選了以後運到這兒的。”沒用發問,付揚就先介紹起來了。
“最好的寶物為什麼藏在這裡呢?”
“哼哼!你想想鳳池地下密室裡那些文物的下落就明白了!”付揚臉上帶著一絲得意的神色回答。
“奧!”林穎明白了。
鳳池地下密室裡的文物在付揚出事之後,一件不落的被警方查抄了,成了他們口中的贓物,而這些舉世無雙的瑰寶卻安然無恙的保存在這兒。
她的腦海裡迅速蹦出了“狡兔三窟”這個詞語,有些忍俊不止,但是沒說出口。
“好了,先不談古董文物了!你看啊,這地方適合你畫畫嗎?”付揚放下酒杯,轉換了話題。
“世上還有比這更好的地方嗎?在浩瀚空靈的深山密林裡,聽著鬆濤陣陣,溪水飛流,心無旁騖的畫畫,像神仙一樣!”林穎眉飛色舞的回答著,臉上的表情就足以說明她對這個地方有多滿意了。
“你覺得好,就留在這裡畫畫,行嗎?”付揚問。
“我試試吧!”林穎回答著,但是問題也隨之產生。
對麵坐著的付先生好像看透了她的心思,站起身離開這間寶庫,領著林穎依次參觀了另外幾個房間。
“這裡是臥室,你看,條件還可以吧。左邊的那間可以做餐廳,不會餓肚子的。還有啊,最北邊的那間是空著的,你可以把畫具、食物全都放在那兒,當成儲藏室就行了。如果你願意在這兒待一段時間,我會讓司機把食物、水和日常用具統統送來。”
所有的門全被打開了,付揚一邊介紹它們的用途,一邊看著林穎。
“還挺方便,我在這裡白天畫畫,晚上觀賞寶物,而且不愁吃喝,真是神仙日子了!”林穎略帶興奮的說著。
“唯一的問題是,這裡荒無人煙,你一個人敢住在這兒嗎?”付揚有些擔心,因為一個人住在這寂寥無人的深山裡,的確需要足夠的膽量。
“人多的地方最可怕!因為人心難測,陰謀詭計,甚至比虎狼更可怕!既然這兒荒無人煙,還有什麼可怕的呢?關閉了那道鐵門,這裡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林穎饒有興趣的重複著付先生剛才說的話,並且借題發揮演繹一番,脫口而出說了這段富於哲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