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秦王氣急道“寡人不是下令,不能將太子甍逝的消息告知太後?”
“臣…”
秦王稷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秦太後寢宮,並帶去了最好的醫者。秦王焦急地問道“太後身體怎麼樣。”
“王上,太後氣急攻心,傷了心脈。再加上年邁,時日不多了。”
“寡人要你治好太後。”
“臣,定當竭儘全力。”
這時,秦太後睜開雙眼,喊道“王…孫…”
秦王稷沒有聽清秦太後模糊的說話聲,含笑道“母後,孩兒在。”
秦太後見是秦王稷在近旁,冷聲道“滾。”
“母後照顧好身體,寡人再來看你。”秦王稷見秦太後對他充滿恨意,情緒激動,又怕加重她的病情,撂下一句話便走出大殿。
“秦王,我不想見到你。”秦太後對著秦王離開的背影,語調冰冷道“讓我和王孫,一起去天國。”
秦王停下腳步,也不轉身,隨後又默然離開。
秦太子甍逝,對秦太後打擊太大。秦太後不見秦王,更不吃秦王送來的任何東西,就連醫者,也被秦太後趕了出去。秦太後見魏冉、羋戎兩個弟弟,還有公子芾、公子悝兩個兒子,最親的人都不在身邊。如今,秦太子也走了。她萬念俱灰,隻想早點離去。
醫者用了很多藥物,這才保住了秦太後的性命。
秦王聽見保住了太後的性命,想要前去看她。太醫令勸阻道“王上,是太後最不想見的人。為了避免刺激太後,王上還是…”
秦王稷也知道自己做了很多事傷了這位母親的心,可,為了秦國的江山社稷,為了子孫後代,他又不得不做。母後恨他,他也能理解。秦王稷叮囑太醫令好好照料秦太後,讓她多活一段時日。
然,秦王稷沒想到新的一年才剛開始,他就得到秦太後病情惡化的消息。
這日,鹹陽下起了大雨。
秦王稷處理堆積如山的國政,他得知齊國派安平君助趙打敗了燕國。趙國封安平君為相,爵號都長君。秦王稷得到這個不好的信號,心想“趙國文臣悍將諸多,又有安平君助趙。未來的趙國將會是秦國最強的對手。”
秦王稷看著手中的文書,羨慕道“豎子,好福氣。竟然能籠絡安平君。秦國要吃苦頭了。”
這時,範雎走了進來,拿出國書道“王上,臣得到一個消息,趙太後甍逝。”
“你說什麼?”秦王稷驚道“趙太後甍逝了。”
“這是斥候送回來的國書。”範雎又道“趙太後甍逝,趙王追加諡號‘威’。”
趙太後年齡並不大,突然甍逝,怎麼也讓人不可信。秦王稷看了趙國發出的訃告,這才相信,趙太後是真的走了。
範雎又道“王上,臣還有一個好消息。齊王也甍逝了。”
秦王又看過遞來的文書,輕歎道:“齊王也甍逝了。”
範雎趁機道“趙太後甍逝,趙王年幼,無人主政。齊王甍逝,齊、趙之盟鬆懈。王上,這是上天賜給我們伐趙的良機。”
“不可。”秦王稷道“趙何那小子甍逝,我們伐趙,卻讓齊、趙兩國走在了一起。今,趙太後甍逝了,但趙國不可令人小看。”
範雎見秦太子死後,秦王稷缺少殺伐果斷,忙道“王上,這可是伐趙最好的時機,不能錯過啊!”
“範相,你彆忘了。趙太後雖然走了,但趙國可是有很多能臣悍將。且不說,趙國有藺相如、馬服君,還有勇冠諸侯的廉頗,宗室最賢的平原君,以及破燕複齊的安平君。此時,我們伐趙,討不到任何便宜。”
就在秦王稷和範雎說話之間,大殿之上,太醫令急色走了進來,行禮道“王上,太後甍逝。”
“你說什麼。”秦王稷見這個消息來得突然,拿在手上的國書,掉落字地上。
“太後甍逝了。”這是太醫令,第二次看見如此失態的秦王。
“母後甍逝了。”秦王稷冷笑道“母後恨寡人啊!臨走前,也不見寡人,說幾句話。”
範雎見秦王悲憫,忙道“王上,事已至此,請節哀。”
“他們都說寡人為了這個冰冷的王位,驅逐功臣,囚禁母後。寡人亂用武力,攻伐諸侯。最終落得伐趙失利,太子甍逝。如今,母後甍逝,天下人,又等著看寡人的笑話。”秦王稷那個弦被觸動,一發不可收拾,表情雖很鎮定,內心卻是有種撕心裂肺之感。
“王兒走了,母後也走了。”秦王稷眸色悲涼無比,“寡人坐擁天下,又有什麼意義。寡人寧可生在平民家,還能頤享天年。生在帝王家,卻是無情啊!”
範雎問道“王上,太後甍逝,我等皆悲泣。為了讓秦國上下為太後送葬,我們該尊稱太後為什麼。”
秦王稷問道“你覺得寡人該尊稱母後為什麼。”
範雎想了想,又道“趙國尊稱趙太後為威太後,齊國尊稱齊王為齊襄王。太後有功秦國,有功王上。太後平定季軍之亂,穩定秦國,伐南楚,破強齊,敗三晉,兵不血刃平定秦國數百年義渠之患。太後的功績遠比趙威後、齊襄王。我們追加太後的諡號怎麼也要比齊、趙兩國的強。”
“你說的這些,寡人知道。還有的,你不敢說,寡人來說。”秦王稷道“太後的功,寡人就不說了。寡人就來說說太後的過。太後之過,有三。一,季君之亂,誅惠後,逐武後,殺我宗室。秦國差點改姓了楚。”
範雎聞言,背後冒出了一身冷汗。秦王說的這些,範雎和大臣都知道,但是不敢說。季君之亂,的確對秦國來說是場再難。秦國嬴姓趙氏,差點被楚姓掌控。
“勾結義渠,禍亂秦國,乃罪二。”秦王稷深惡痛覺道“太後與義渠世通,結為連理,生有二子,令秦國被諸侯恥笑,不僅有損秦國國體,還對父王不忠。這是罪三。”
“王上,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範雎也知,秦王說太後這三條罪的用意,是為了彰顯他廢太後之舉,是正確的。
“你說的不錯,太後不拘小節,才有今日的秦國。”秦王稷又都“太後乃寡人之母,她做的事,由寡人去承擔。”
範雎腦海想到一個字,忙道“王上,太後對秦國有功,也有過。臣認為追加太後的諡號為‘宣’。”
秦王稷想了想,也覺得這個字恰到好處,高聲道“寡人追封太後諡號為‘宣’,傳令下去,舉國大喪,送宣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