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將茄拱手道“末將在。”
廉頗道“你率領五千將士,抵達老馬嶺,占據高平關。拿下高地,為我們占據有利地形。”
裨將茄道“末將領命。”
廉頗叮囑道“切記,不可越過老馬嶺,過高平關,出擊秦軍。”
裨將茄道“喏。”
廉頗指著四名都尉,高聲道“你們率領五千將士,占據這兩條河流築城,我給這座城取名二鄣城。你們負責運送糧草,支援高平關,援助大軍。”
四名都尉高聲道“喏。”
廉頗點了四名校尉,又指兩河交彙之地,高喊道“你們,速速占領光狼城。”
眾將齊聲道“喏。”
“諸位,你們領兵先行,搶占要塞,為我們占據有利地勢。我率大軍隨後。”
“喏。”
“首戰對我們至關重要。我們能否擊退秦軍,收複上黨,一雪前恥。”廉頗躬身行禮道“就拜托諸位了。”
裨將茄道“廉老將軍放心,我們定會完成使命,擊秦複疆,一雪前恥。”
諸將也道“我等,不負廉老將軍之托。”
“好。”廉頗見諸將眾誌成城,戰力十足,高聲道“兵貴神速,諸位,請吧!”
“喏。”諸將行禮,點起兵馬,前去執行廉頗布下的命令。
平原君見諸將走後,問道“廉老將軍,我們做什麼。”
其他諸將也道“廉老將軍,我等做什麼。”
廉頗道“此地,道路難行,不利於大軍行走。我以少部分兵力先行,是為了占據地利之勢,為我大軍,爭取時間。一旦,我們站穩腳跟,糧草抵達前線,我們便能與秦一決勝負。”
平原君見廉頗的戰術,並沒有選擇冒進,而是穩打穩紮。如此看來,廉頗對戰秦軍,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平原君見廉頗用兵謹慎,並沒有急於求勝,選擇冒進,也倍感欣慰,心道“我有廉頗,擊秦雪恥,指日可待啊!”
裨將茄挑選五千將士,率先獨行。裨將茄有熟悉上黨地形的上黨舊將帶路,很快抵達高平關。裨將茄抵達高平,按照廉頗吩咐,分兵三千,前去占領老馬嶺有利地勢。
裨將茄來到老馬嶺多日,不見秦軍來攻。頓時,心生懈怠。裨將茄召來幾名部將,問了近幾日情況,心中湧出前往老馬嶺西側去看看。
上黨舊將共叔申,勸阻道“將軍,不可前往。”
裨將茄看不起降將,語調輕蔑道“有何不可。”
“廉老將軍,命我們駐守要地,並沒有讓我們主動出擊。”
“我是去老馬嶺西側,打探情況,了解地勢、地貌,為大軍征伐秦軍,有利信息。”
“將軍若去,遭遇秦軍,又該如何。”
裨將茄道“秦軍不來則已,若來,我就讓他們見識一下,趙氏男兒的手段。”
共叔申見主將輕視秦軍,是會吃大虧,忙道“秦軍攻伐上黨,導致我軍全麵潰敗。秦軍戰力強悍,不能輕敵。”
裨將茄輕蔑道“你是被秦軍嚇破了膽吧!”
幾名校尉見主將如此,也跟著嘲笑韓將無能。
公叔申和秦國交過手,自然知道秦軍的厲害,頂住諸將的嘲諷,勸阻道“將軍,秦軍相當可怕,不能輕敵啊!”
“我看啊!就是你怕死。”裨將茄見韓將處處抬高秦軍,言秦軍厲害,心生不滿,“我趙氏男兒,能征善戰,豈會怕了秦軍。你若害怕不敢去,可留下來。”
“將軍,末將不是這個意思。”共叔申又道“秦軍真是太可怕了。將軍前去刺探軍情,遭遇秦軍…”
“夠了。”裨將茄怒道“這裡,我說了算。”
裨將茄不願多說,帶領身邊的校尉,點起一千兵馬,出高平,往老馬嶺西側而去。共叔申見主將執意要去,但又阻攔不住,不知如何是好。
靳言奉廉頗的命令,送糧草前來。靳言剛送糧草抵達高平關,見裨將茄率領一千將士出城。靳言上前打招呼,裨將茄也不正眼看他。
靳言召來一人詢問,才知道情況,急色步入城中,見了共叔申,問責道“共叔將軍,你怎麼不阻攔。”
“我有什麼辦法。”共叔申拍著雙手,氣急道“他是趙國裨將,我在他眼中就是降將,說話,怎能有份量。”
靳言道“我們趕快把這裡的情況,告訴廉老將軍。”
共叔申道“事到如今,隻有如此。”
裨將茄率領一千將士,翻過老馬嶺,行了三裡。斥候前來,道“將軍,前麵發現秦軍。”
裨將茄見翻山越嶺,遇見了秦軍,大喜,問道“多少人。”
“三百人。”
一人道“將軍,我們要不要撤離。”
“撤離,開什麼玩笑。”裨將茄道“區區三百人,碰見我們,算是他們倒黴。”
“將軍的意思是打算出擊。”
“不錯。”裨將茄見秦軍人少,輕蔑道“此時,正是我們斬殺秦軍,建立首功。這個機會,不能錯過啊!”
裨將茄說完,拔出長劍,率領將士,前去斬殺秦軍,欲獨建大功。裨將茄沒想到秦軍見了他們,不但沒有四下逃命,反而拔出長劍,衝了過來。
秦軍人數雖少,但剛擊敗上黨的趙軍,士氣旺盛,也輕視眼前趙軍的戰力。混戰中,裨將茄被秦軍弓弩射中胸膛,掉落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