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成王英烈傳!
平陽君來到上卿鄭朱府邸,也不遞上拜帖,也不讓侍者前去稟報,直接走了進去。侍者,認識平陽君,也不敢阻攔。平陽君走進庭院,卻見鄭朱備好美酒佳肴坐在涼亭內,虛席以待。鄭朱見了平陽君,伸手相邀道“我等你多時了。”
平陽君笑著走過去,問道“你怎麼知道我會來。”
鄭朱待平陽君落座之後,淡淡道“喜鳥臨門,定有貴客前來。我一生之中沒有幾個交心的朋友,而你,就是其中之一。”
平陽君展開衣袖,端起酒樽,獨自暢飲,感慨道“是啊!人生,能有幾個知己。何人不羨慕伯牙與子期。”
鄭朱端起酒樽,獨自飲了一樽,感傷道“是啊!何人不羨慕伯牙與子期。我也羨慕廉頗和藺相如。這二人,一文一武,輔佐先王,逐鹿中原,征戰諸侯。可惜啊!藺相如病重,廉頗也老矣。跟隨先王的能臣悍將,老的老,死的死。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守不住先王的英明,守不住先祖打下的萬裡河山啊!”
“你知道了。”平陽君斟滿美酒,推了過去。
鄭朱也不客氣,端起來又飲了一樽,“都說趙酒名揚諸侯,我更愛喝叢台酒。”
平陽君知道,鄭朱之言,不是說趙酒比不上叢台酒,他是以叢台酒,來感慨趙武靈王那段胡服之風啊!可惜,樓台玉宇今尚在,天下再無趙主父。
平陽君也向往趙武靈王那個時代,感觸少許,正色道“我們活著的人就要守住先祖留下的基業。他們沒有完成的使命,我們替他們完成。”
鄭朱問道“王上決定提兵親征,與秦國開戰。我們還能守得住先祖留下的萬裡江山。”
平陽君又斟滿酒,推給對方,自己也拿起一樽,相邀道“喝了此樽,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平陽君,請。”鄭朱端起酒樽,便一飲而儘,問道“平陽君打算告訴我什麼好消息,還有什麼壞消息。”
平陽君放下酒樽,看著對方,語調不快不慢地問道“你想先聽好消息,還是想先聽壞消息。”
鄭朱道“先報好消息吧!”
平陽君就知道對方是報喜不報憂,笑道“王上取消提兵親征,打算與秦國議和,罷兵休戰。”
鄭朱見秦、趙兩國不會全麵開戰,點頭道“這的確是好消息。”
“好消息,你聽了。”平陽君話鋒一轉,為難道“我就來說說壞消息。”
鄭朱見他久久不語,問道“這幾年,我國走了先王,又走了威後,馬服君也走了。還有什麼消息,比這些更壞的。”
平陽君愧疚道“我對不起你啊!”
鄭朱不明白所以,怔了一瞬,問道“你對不起我什麼。”
平陽君歉意道“我說了,你不要生氣。”
“說吧!”鄭朱總覺得心裡有點坎坷不安,又道“我不生氣。”
“壞消息就是…”平陽君不敢看著對方那雙眼睛,又道“與秦國議和,罷兵休戰,我向王上,舉薦了你。”
“什麼?”鄭朱良久才回過神來,問道“我國能臣眾多,你為何舉薦我去秦國議和。”
平陽君抬高語調道“你有才華,又有膽魄。入秦議和,困難重重,舍你其誰。”
“你啊!彆給我戴高帽子。你這是把苦差事交給我啊!”鄭朱又道“平原君、廉頗等人主戰,平陽君等人主和,都長君患疾不出。去秦國議和,便得罪了平原君。不去秦國議和,便得罪平陽君。無論是平原君,還是你平陽君,都是得罪不起的。朝臣兩邊都不想得罪,最好的辦法是稱病。”
“你已經知曉,我就不多說了。”平陽君頓了少許,續道“我和平原君關於上黨之事,存在分歧。但,為了趙國長治久安,我們也能存同求異。”
“世人都說平陽君記恨平原君,今日,聞君,一席話,方知不是那麼回事。”鄭朱倒好一杯酒,遞給平陽君,“平原君接納上黨,沒什麼錯。你拒絕接納上黨,也沒什麼錯。對於上黨,接納,不接納,對與錯,已經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將先祖的餘暉,傳承下去。”
平陽君也是這樣想的,笑道“你是大體,懂大局。這就是我為何舉薦你的原因。”
“你舉薦了我,入秦之事,我答應了。”鄭朱道“但願,我們能守住先祖的英明。”
“你要不再考慮一下。”平陽君問道“你去秦國議和,就不怕得罪平原君,得罪主戰的將領。”
“我年齡已經到這個歲數了,還能活多久。”鄭朱完全都沒有想這些事情,語調淡然道“我去秦國,不是為了你,也不怕得罪平原君。我是為了趙國來之不易的千秋基業。我國和秦國,擴大戰爭,那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隻要能守住先祖的偉業,我有什麼好擔憂的。”
平陽君見對方那顆一心為國的赤子之心,起身,朝著他恭敬地行了一禮,“我替趙國的百姓,感謝你。”
鄭朱起身道“平陽君,走吧!”
平陽君問道“去哪裡。”
鄭朱才不相信,平陽君來見他是為了喝酒。如今,他已經答應去秦國議和,卻見平陽君故裝糊塗,朝著王宮看了一眼,回道“王上止息兵戈,與秦議和。王上將這個重任交給了你,你又舉薦了我。王上不見我,問幾句話,豈會放心。”
“請。”平陽君見對方爽快直言,也不多說。
路上,平陽君害怕鄭朱說錯話,嚇唬住了趙王丹,反複叮囑道“你見了王上,不要誇大矛盾。”
平陽君和鄭朱來到大殿,見了趙王丹,行禮道“臣,拜見王上。”
“兩位不必多禮,請坐。”趙王丹往殿下看去,問道“你就是鄭朱。”
鄭朱行禮道“正是。”
趙王丹打量少許,甚是滿意,又道“寡人決定與秦國議和,罷兵休戰。需要一人去秦國議和,同時,也試探秦國的態度。你覺得誰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