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_趙孝成王英烈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趙孝成王英烈傳 > 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

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1 / 2)

趙孝成王英烈傳!

富興聞言,臉色嚇得不輕,問道“鄭上卿,我們要不要把這裡的消息送回邯鄲。讓王上提前做好與秦國大戰的準備。”

鄭朱見秦國君臣是有意欺詐他,那麼,秦國定會留有後手,以防消息泄露出去。鄭朱快步走到窗前,推開一條縫隙,小心翼翼地往外看了一下。鄭朱見街道上多了些陌生麵孔,看著對方的穿著雖和普通人無疑。然,鄭朱曾在趙國北疆四郡待過,一眼瞧出這些人是秦國訓練有素的軍士。

鄭朱關好窗戶,坐了下來,神情不安地問道“你覺得我們還能把消息送回去。”

富興沒有留意外麵的情況,問道“鄭上卿這話是什麼意思。”

鄭朱壓低聲音道“我們被秦國監禁了。”

“鄭上卿說什麼?我們被秦國監禁了?”富興說完,便想推開窗戶,察看情況。

“彆動。”鄭朱製止道“我剛看了,外麵多了很多陌生麵孔。”

富興聞言,急色道“鄭上卿,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被秦王欺詐了。”鄭朱本想與秦國議和,卻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無奈道“我們身陷鹹陽,這裡的消息也傳不回邯鄲。王上也不知道這裡的情況。如此看來,我們和秦國將會有一場硬仗要打!”

富興腦海閃過一個不好的信號,失聲地喊道“糟了。”

鄭朱被他這一喊,嚇了一跳,問道“怎麼了。”

富興來回走動,充滿自責道“昨日,我見秦王以高規格禮節,迎接我們。又對我們尊敬有加。夜飲之時,秦王當著諸侯使節的麵答應與我們議和。我為了讓王上第一時間知道,鹹陽的消息。今早,我修書一封送回邯鄲。”

鄭朱沉著臉問道“議和,尚未成功。你怎能修書一封送回邯鄲。”

富興愧疚道“我本以為議和會水到渠成。我怎麼知道,秦王會背信棄義,欺詐我們。”

“壞了,壞了。”鄭朱臉色驟變,又道,“王上得知我們與秦國議和的假消息,更不會防備。長平有失,我們就會成為趙國的罪人。”

……

趙王丹在邯鄲看著鄭朱從鹹陽送回來的國書,對著朝臣,大喜道“諸位,寡人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秦國答應與我們議和了。我們不用和秦國繼續打下去。”

朝臣聞言,恭賀道“恭喜王上。”

趙王丹聽著朝臣的恭賀之音,讚道“鄭朱不愧是能臣,沒有辜負寡人的期望啊!”

趙王丹話鋒一轉,臉色一沉,哀傷道“可惜啊!上黨一半的疆土,轉瞬間被秦國擁有。寡人之夢,破碎了。”

一人道“王上的夢,並沒有破碎。”

趙王丹有氣無力地道“寡人丟了一半的疆土。”

那人寬慰道“上黨一半的疆土,仍舊掌握在我國手中。王上的夢,也沒有破碎。”

趙王丹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說寡人丟了一半疆土,不該傷心,還該高興。”

平陽君插話道“王上,臣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趙王丹問道“有何不對勁。”

平陽君不知為何,那顆心,總是感到不安,“臣覺得,我們與秦國議和太簡單了。”

樓昌見平陽君疑神疑鬼,插話道“我們與秦國議和,出奇的順利,這隻能說明。秦王也不想和我們繼續打。”

趙王丹也沒細想,認可樓昌的觀點,“寡人不想打,秦王也不想打。寡人前去議和,秦王自然答應。”

“兩國議和,哪有那麼簡單。”平陽君見趙王丹將邦交之事想得太簡單了,“王上

繼位之時,燕國伐我。我們以濟東之地,換都長君為將,北伐燕國。燕王攻我不克,派人來我國議和。威後派臣去代郡與燕國主持議和。這些事,王上可還記得。”

“寡人當然記得。”趙王丹想起繼位之初,在母後和諸臣的幫助下,聯齊退秦破燕,神色有些得意,“伐燕能夠大勝,除了都長君,還有許曆、樂乘之功。這與秦國議和,有什麼關係。”

“燕國與我們議和,不僅簽訂了城下之盟。燕國還割了幾座城池,做為賠償我們的損失。”平陽君又道“我們與秦國議和,失去了什麼。”

樓昌淡笑道“燕國割城,那是因為被我們打敗。我們和秦國交戰,不分勝負。秦王怎敢獅子大開口。”

“怪就怪在這裡。”平陽君神情嚴肅,語調認真道“秦國乃虎狼之國,貪婪成性。魏國河西、上郡、河東之地,皆被秦國兼並。韓國坐擁九百裡,在秦國的兼並下,又剩下多少。楚國的丹陽、郢都、黔中郡、巫郡也被秦國占領。我們和秦國對戰,並沒有占據上風。秦國怎會如此乾脆答應與我們議和。”

趙王丹笑著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秦國與我們議和是假的。”

樓昌插話道“平陽君怎能長他人誌氣,滅我們的威風。秦王為何與我們議和,這也很好解釋。”

趙王丹問道“如何解釋。”

樓昌知道趙王爭強好勝,恭維道“秦王深知短時間內拿不下上黨,又不能渡過丹河。秦國伐我,就是為了速戰速決。戰事拖下去,對秦國不利。秦王招架不住朝臣的壓力,才與我們議和。平陽君會不會想多了。”

“秦國攻伐韓國三年,韓王打不贏,割上黨求和,以息戰禍。我們接納上黨,與秦國不宣而戰。秦王個性貪婪,豈會就這樣善罷甘休。”平陽君換了一口氣,又道“我們議和,主動權掌握在秦國手中。秦國不獅子大開口,要我們割城賠償。至少也要奪回上黨,才能挽回臉麵。秦王選擇以丹河為界,這不是說主動權掌控在我們手中。這種談判,豈不是虧本的買賣。”

樓昌卻不這樣想,笑道“以丹河為界,這是我們最後的底線。秦王深知不可逾越,隻能被迫接受我們的條件。秦王不答應,議和就談不下去。”

趙王丹自得其樂,“我們能夠取得和談成功,除了我國有強大的武力支持,還有一個原因,鄭朱的功勞。”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誰還當戀愛腦啊 都穿越了,帶超級軍火庫不過分吧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此生定不負你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典藏華夏:我直播對話古今 婆家都是科研大佬,我躺贏了 我勒個高冷校花 傲嬌青梅住我家,還想讓我叫媽媽 女神棍的七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