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成王英烈傳!
忽然,鼓聲大作,喊殺聲起。馬服子見突圍無望,他能做的就是為趙國,流乾最後一滴血。
不死不休,不負趙氏子孫。
馬服子抓起長劍,指揮將士,準備迎戰。
白起見馬服子在極度劣勢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將者之風。白起讚許的同時,也給對方一擊,喊道“馬服子,你輸了,還不快降。”
數十萬秦軍高喊道“降,降,降。”
馬服子縱聲大笑,抽出長劍,指向白起,擲地有聲地高呼道“趙氏男兒,豈能不戰而降。”
數十萬趙軍也被諸將情緒所感,高呼道“不降,不降,不降。”
“爾等不降,破陣之時,一個不留你。”白起也沒想到戰事到了這個地步,趙卒士氣不減,還不願降。
馬服子神色不懼,喊道“青山埋忠骨,馬革裹屍還。我乃趙氏男兒,寧死不降”
白起沒想到馬服子還算有男兒血性,又見趙軍在他的指揮下,陣型未亂,心想“豎子,倒有幾分骨氣。”
白起為了動搖趙軍士氣,減少死亡,儘早結束戰事,又給對方一擊,“你被我軍圍困,大勢已去,為了避免生靈塗炭。何不今早降了。莫非你還不想放棄,想等援軍。”
白起換了一口氣,喊道“放棄吧!你的退路,已經被我徹底堵死。你等不來援軍,也不會有援軍。你是阻擋不了我大秦的虎狼之師,何不儘早降了。”
“無論有沒有援軍,我都要與你血戰到底。”馬服子戰意十足,毫不降意,“能與威名赫赫的武安君一戰,我輸了,也是莫大的榮耀。”
白起見豎子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問道“活著不好嗎?死了,什麼都沒有了。想想你們的父母,想想你們的妻兒,想想你們的兄弟姐妹。你們不為自己活著,也要為父母、孩子活著。你們死了,他們就成孤兒寡母。”
白起話語一出,趙卒士氣發生了巨大的動搖。馬服子能為了自己的榮耀和信仰,為國而死。可,這些將士,何其無辜。他們若死了,家中的父母、妻兒又該怎麼辦。
白起也發現了趙卒陣營士氣的變化,以利相勸,展開攻勢道“你們若降,願歸順秦國,就留下來。不願歸順秦國,我可以放你們回家。我讓你們與父母、妻兒團聚。你們不應該死在這裡。”
公孫嘯見士氣有所鬆動,問道“馬服君,我們該怎麼辦。”
馬服子看著身邊的諸將,“我們降秦,有負君王之恩,有愧父母、妻兒之期,豈是男兒所為。”
公孫嘯見馬服子所言,不無道理。降秦,愧對君王,愧對妻兒,更有辱趙氏男兒的威名。三晉男兒素有傲骨,趙氏子孫不戰降秦,傳出去太丟人了。既然不能擊退秦軍,捍衛疆土,就該以身殉國,捍衛最後的尊嚴和榮耀。
趙國諸將一邊想著降秦,活下來。另一邊又想著,秦國不曾有待降卒,將數萬趙氏男兒趕入大河的往事。秦國殘暴不堪,以首級論功。他們降了,也會被秦軍斬首。
趙國諸將沒有主意,看著馬服子等待他做最後的決定。馬服子見這些將士,到這個地步,還相信他,感激道“承蒙諸位看得起我,尊我為將。我不能帶著你們擊退秦軍,收複疆土。我愧對君王、愧對將士,愧對妻兒,我無臉麵活著。你們願降,就降吧!我寧死,不降。”
馬服子之言,言辭懇切,發自肺腑。馬服子不願降秦,是為了趙氏男兒最後的尊嚴而戰。趙國諸將受主將話語所感,降秦之心,瞬間皆無,齊聲道“我等願追隨馬服君,與秦一戰。”
“好,好,好。”馬服子聽到這句話,深為感動,“我將你們從邯鄲帶來,不能帶著你們活著回去。我們就為趙氏男兒的尊嚴,最後一戰。”
趙國諸將高呼道“殺,殺,殺。”
白起見趙卒的士氣又恢複了,也看出馬服子是趙軍的主心骨。馬服子不降,趙卒也不會降。這場戰事,還要繼續打下去。
白起可不想看著這種現象,又道“馬服君,我承認你是個難得的將才。老夫征戰大半生,破城七十坐,斬殺名將無數。能夠把我逼到這個份上,你是第一人。”
馬服子聞言,倒有些意外,扼腕道“可惜!我不能斬殺你。”
白起繼續展開攻心之勢,喊道“你是個不錯的將才。打磨幾年,定能叱吒諸侯。你若肯降我,我會好好栽培你。你不應該命喪於此。”
馬服子不為所動,大笑道“身為趙氏子孫,豈能降你。今生不能破秦,斬殺威震天下的武安君。若有來世,我願與你再戰。”
白起見馬服子沒有降秦之意,反而戰意十足。此類人,為了榮耀,為了尊嚴,是絕不會降。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此戰,無可避免,隻能繼續打下去。
白起征戰了大半生,很久沒有看到充滿血勇的男兒。曾幾何時,他也是這樣的男兒。不負君王,不負社稷。為了心中的榮耀而戰。這份榮耀,讓他一次又一次在逆境之中站起來,取得勝利。
白起怎麼也沒想到,老了,會遇到這般有血性的少年。白起看著馬服子臨戰之風,很難想象,眼前這個少年,是沒有曆經大戰,披甲上陣的少年。
白起重新打量這位少年,仿佛看到了三十多年前的自己。白起又見趙軍井然有序的陣營,感歎道“豎子不死,秦國難安啊!”
馬服子見這麼多將士,願意跟隨自己,戰死沙場,成功穩住了士氣,振臂高呼道“為趙國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