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成王英烈傳!
公元前260年,秦、趙兩國,在長平發生了更古未有的大戰。秦、趙雙方投入的兵力,近達百萬。白起秘密換下王齕,親自坐鎮,圍數十萬趙卒於長平。
白起一邊對圍困的趙卒展開武力和心裡上攻勢,另一邊為了阻止趙卒前來馳援,不僅封堵消息,派兵阻截,還散播了消息說馬服君請降。
一時間,邯鄲君臣不知真假。趙王丹也無兵可調,前去馳援長平。在棄長平,守邯鄲,這個問題麵前。趙王丹最終選擇了邯鄲。
長平可棄,邯鄲社稷不能亡。
為了預防,秦軍拿下長平,趁勢攻克邯鄲。趙國君臣,修葺城池,囤積糧草,整甲待兵。邯鄲城,許進,不許出。然,過了十日,仍然沒有收到秦軍來攻的戰報。
這日,午時剛過。邯鄲守城將領許郡,像往日般,巡查城防。一將跑來,氣急道“許將軍,城外有敵情。”
許郡聞言,不敢馬虎,站在城樓上察看。隻見城外,有兩百多人,身穿殘破地戰甲,往邯鄲而來。
許郡高舉右手,喊道“擊鼓。”
頓時間,鼓聲彌漫。這道鼓聲是發現敵情,用來示警。一人視野比較好,指著城外,喊道“許將軍,他們手中沒有武器。”
“沒有武器。”因為距離較遠,許郡也看不清對方是誰。聽聞對方沒有武器,許郡問道“來者,是敵,是友。”
那人道“末將無能,分不清楚。”
又一人喊道“許將軍,他們模樣看上去,年紀甚輕,是一群孩子。”
“你說什麼。”許郡驚道“他們是孩子。”
那人道“末將斷定,他們是孩子。”
一人哭喊道“許將軍,是跟隨馬服君出征,未成年的孩子。”
許郡喊道“你說什麼。是我國未成年的孩子。”
又有一人哭道“是…是我國未成年的孩子。”
等到那些將士走近,許郡見了,果真是未成年的孩子。這些孩子,真的是跟隨馬服君出征的孩子,又見城外無異動,喊道“快,快,快。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許郡走下城樓,開門而出,對著他們問道“你們怎麼回來了。”
長平一夜,對這些孩子來說,不僅是人間地獄,還是一場可怕的噩夢。那些孩子不語,神色卻充滿害怕。
許郡喊道“不要怕,不要怕。你們回家了,回家了。”
那些孩子看著城樓上的兩個字是‘邯鄲’,克製的情感,猶如黃河之水,傾瀉而出。那些孩子坐在地上,看著邯鄲城,嚎啕大哭不已。
許郡不知詳情,連問了幾聲,也沒有問出自己想要的話。
一人喊道“你們哭什麼。”
“死了…死了…”
“你們說什麼。”
一膽大的孩子,哭著道“我們的將士,全部都死了。”
廉頗從城外回來,見一群身穿戰甲的孩子坐地而哭。廉頗見這些孩子穿的戰甲是趙國的,腳步紊亂地走上前看著這些孩子,問道“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我是廉頗,你們有什麼話就對我說。”
那些孩子,看著眼前這個老人,哭得更凶。
守城將士認識廉頗,拱手行禮道“參見廉老將軍。”
廉頗沒有管上前拜見他的將領,眼神注視著這些孩子。廉頗見這些孩子,稚嫩的臉頰上,布滿血色,戰甲殘缺,眼神充滿恐懼。
廉頗心中已經猜到了一個大概,不在追問,安慰道“都過去了,都過去了。你們回家了。”
一孩子見眼前這位穿著素衣的老人是廉頗,喊道“廉老將軍,我們敗了,敗了。”
“我們敗了。”廉頗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站立不穩,“馬服君、公孫嘯、李梟、長治侯,他們在哪裡。”
“死了…都死了。”
“都死了。”廉頗聞言,心神不寧。
一孩子哭喊道“我們敗了,敗了。”
“敗了?”廉頗心中已經知道敗了,可,聽這些孩子之言,簡直是經曆了人間地獄。
“我們被秦軍圍困了四十六日,山窮水儘,沒有吃的。馬服君率領我們突圍五次,為國戰死。”
“馬服君死後,公孫老將軍帶領我們擊秦,也戰死了。”
許廉聞言動容,喊道“你們打不贏,為何不降。”
“我們降了,降了。”
“秦軍接受我們請降,也不給吃的。他們…他們…”
“他們趁著夜色,射殺了我們。”
“二十多萬降卒啊!頃刻間就沒了。”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天殺的白起。”廉頗悲號道“竟然殺降。”
諸將見此情景,也落淚不已。
“廉老將軍,你要為他們報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