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成王英烈傳!
平原君回到邯鄲,來到叢台宮,見群臣來來往往,忙個不停。一人見了,行禮道“拜見,平原君。”
其他人見了,齊聲道“拜見,平原君。”
平原君朝著群臣,行禮,表示感謝。趙王丹正在後宮,得聞宦者來報,得知平原君歸國,大喜不已。趙王丹更衣,來到大殿,見了平原君,欣喜道“叔父,你總算回來了。秦王有沒有為難叔父。”
平原君展了展衣袖,笑道“我徒留秦國,吃了些美味,喝了秦酒。王上看我體態,秦王有沒為難我。”
趙王丹聞言,忙道“出使秦國,叔父受苦了。”
平原君道“我一點不苦。”
平陽君問道“平原君入秦,秦酒與趙酒相比,孰更好喝乎?”
平原君脫口而出道“我從小到大,都是喝趙酒。秦酒豈能比之。”
“叔父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趙王丹招手道“來人,備好美酒,為平原君,接風洗塵。”
平原君製止道“等等。”
趙王丹見平原君沒有領他的情,不解地看著他,問道“叔父,有何話說。”
平原君臉色一沉,語調悲憤道“現在不是喝酒的時候。”
趙王丹聽不明白,問道“叔父,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看著大臣都忙碌著。”平原君從一個朝臣手中,拿過竹簡,高舉過頭,問道“王上,他們在忙些什麼。”
趙王丹解釋道“我們割城給秦國,自然要做好交接儀式。”
“割城?”平原君將手中的竹簡,往前一扔,“王上,臣,不答應。”
趙王丹急道“叔父不是也讚成割城,為何反悔。”
“我從來都不讚成割城求和。”平原君高聲道“我是為了給我們邯鄲備戰,爭取時間。”
趙王丹明白了他話中的意思,試探性地問道“叔父的意思是想和秦國打到底。”
“不錯。”平原君態度堅定道“我們要與秦國一戰到底。”
“叔父,不是寡人不想打。”趙王丹欲言又止,也沒有把後麵的話說出口。
“那就打。”平原君握緊拳頭,咬緊牙根,“秦國欺我太甚,決不能割城言和。”
“叔父,我們能打嗎?”趙王丹清楚地知道,趙國和秦國的國力不在一個等級上,“秦國輸一次,很快能夠恢複元氣。我們輸一次,就會亡了家國社稷。”
“趙國寧亡不卑。”平原君自然知道,戰敗的結果是什麼。然,他仍舊堅持打到底,決不退步,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趙王丹見割城就能平息兩國兵禍,還能保住殘破、飄零的江山社稷。卻始終想不明白,平原君為何要堅持與秦國打下去。趙王丹見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說話,問道“叔父,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們和秦國打下去,輸了,邯鄲就沒有了。江山社稷,就沒有了。叔父,我們能打乎?”
“有何不能打。”平原君胸膛急劇起伏,高喊道“我國疆域兩千裡,戰將百人,甲兵還有數十萬,有何不能打。”
“我們與秦國繼續開戰,雲中、雁門、晉陽之地,就有可能保不住。燕國見代郡防守薄弱,就會南下攻我。”趙王丹道“寡人,不能拿邯鄲百姓和趙國的江山社稷去賭。”
“我們不與秦國打到底,諸侯才會趁機瓜分趙國。”平原君雖知趙王丹心中的顧慮是什麼,但他更擔心不戰的後果,“諸侯伐魏,因桂陵、馬陵之敗;諸侯伐楚,因垂沙之敗。五國伐齊,因濮水之敗。我們長平剛敗,諸侯皆知。我們割城,向秦國議和。諸侯就會認為,我國國力孱弱,定能聯合討伐。戰,既是表明態度,也是守衛江山社稷。”
平陽君不讚成這番理論,忙道“平原君,我們和秦國剛要平息戰禍,怎可烽火四起。忍一時,風平浪靜。等到我們恢複國力,在於秦國開戰。”
“我們想等,諸侯願等乎?”平原君道“我國深處四戰之地,諸侯環伺,都看著我們。我們割城議和,不但不能平息戰禍,反而還有亡國之險。諸侯見我們割城給秦國,就會趁火打劫,出兵伐我。到那時候,我們怎麼辦。”
平陽君見對方話語有些誇大,忙道“隻要沒有秦國,其他諸侯,豈是我國的對手。”
平原君不答反問道“我們割六城,秦國嘗到甜頭,就會與我們交好乎?”
平陽君搖頭道“秦王性格貪婪,是不會滿足與六城。”
平原君抬高語調問道“秦國聯合諸侯蠶食我國疆域,我們如何應戰。”
平陽君想了想,覺得這是平原君想太多了,“秦國剛與我國止息兵禍,豈會聯合諸侯伐我。”
“秦王本就想伐我邯鄲,隻不過是忌憚諸侯的態度。”平原君道“諸侯出兵伐我,秦王見之,更會有恃無恐。到那時,我們要迎戰的是這個諸侯。王上,臣決不能割。”
樓昌輕飄飄地說道“長平一戰,我國精銳儘喪。現在又和秦國開戰,我們拿什麼與之爭鋒。平原君明知道,打不贏。為何還要執意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