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始祖】(紅)——王者成就,開創一條全新文脈,並獨占當前時代五成文氣可達成。
成就獎勵:文道至寶*1
這是目前刷新出的第四個王者級成就,一般達到這種級彆的,大多都可以看成是終生成就,。
所謂終生成就,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關鍵還不一定能追得到。
像之前刷出過的【天下無雙】成就,戰力天下第一就能達成。
好家夥,以此方世界的尿性,鬼知道暗地裡還隱藏著哪些老變態,就算哪一天突然蹦出個超品強者,劉燁都不會太意外。
因此對於這種一眼看不到頭的成就,劉燁向來是敬而遠之。
不過眼前這個成就倒是可以試試。
開創一條全新文脈就不說了,劉燁自問已經達成,難點就在於如何才能做到一人獨占天下一半文氣。
彆看謝靈運說天下才華共十鬥,曹植獨占八鬥,就覺得達到這個要求很簡單,他那完全是在吹牛逼。
彆說獨占八鬥,就是一鬥都不太可能,那至少得是半聖才能辦到的事。
就這還得是老天爺賞飯吃,同時代時代沒有半聖以上的大佬存活,否則白扯。
老實說,劉燁也不清楚當今天下有沒有半聖存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
大漢真要出過第二位半聖,當初也不會讓董仲舒一家獨大。
所以這個成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最難的部分劉燁早已達成,剩下的無非就是水磨的功夫。
將成就接下,劉燁看了一下當前進度:1%。
“隻有百分之一麼……”
他現在的文氣總量是1道,所以他至少得凝聚50道文氣才能達到目標。
彆以為這很少,要知道半聖境門檻也才10道文氣而已。
按照1道文氣等於一萬縷文氣來計算,一位半聖所擁有的文氣相當於一萬名六品文生的總和。
天下學子雖千千萬,但達到六品境界還真夠嗆有一萬人。
不過身為文道開創者,他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需要自己去積累文氣。
隻要有人入了他所開創的文道,都會為他提供同等數量的文氣。
想來當初董仲舒能成就半聖之位,也是占了獨尊儒術的便宜。
要知道,先秦時期的文道長河可不像現在這般單調,完全被儒家文氣所占據。
那時候的文道長河,是由墨家匠氣、兵家殺氣、法家法氣、農家地氣、醫家生氣、道家真氣等諸子百家共同組成,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
不過說起來,劉燁還得感謝一下董仲舒。
畢竟在那種百家爭鳴,神仙打架的時代背景下,想一人獨占天下五成文氣無異於癡人說夢,哪怕是孔聖複生也不行。
了不起一人占據一整個儒家文氣,難道還能連墨家、法家、兵家、道家的文氣一塊占了不成?
簡單來說就是,蛋糕越大,一個人能吃下的部分就越少。
蛋糕越小,一個人能吃下的部分就越多。
……
翌日清晨。
在簡單逛了一下鎮北城之後,劉燁便返回了雁門關。
如今城雖然建起來了,但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百姓的遷移以及龍牙米的種植。
相比起建城,如何勸說百姓前往北方荒原定居才是更大的難題。
之前已經跟李善長製定了相關政策,現在就看看執行的效果如何了。
當劉燁回到雁門關太守府時,李善長正在批閱奏折。
看著那滿滿一大桌子的奏折,劉燁不禁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嚴格來說,這些都屬於他這位雁門太守的工作,如今卻都壓在了李善長一人身上,這多少有點不當人了。
眼見李善長正在專心致誌批著奏折,劉燁也沒好意思打擾,自顧自走到一旁坐下,順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當劉燁喝完第三杯茶時,李善長總算是注意到大廳中多了一個人。
不要奇怪李善長的警惕心為何如此差。
這可是有大漢國運鎮壓的太守府,又豈是隨隨便便就能進來的。
若非是得到劉燁授權,哪怕是他也不可能自由出入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