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話語之中,儼然就是一副完全沒把邪祟放在眼裡的樣子。
劉燁神色不變,拿起身前酒盞品了品:“隴西侯麾下將士自然是驍勇善戰,悍不畏死。
然邪祟之事,非比尋常,其根源在於冥界裂隙。
裂隙一日不封,陰氣便一日不絕,邪祟更是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涼州將士或可擊退其十次百次進攻,然其間傷亡幾何?
涼州百姓又深受其苦幾何?
屆時,隴西侯縱有百萬鐵騎,隻怕也會疲於奔命,致使涼州元氣大傷!”
他這番話,既點明了問題的關鍵,又暗示了長期戰爭的慘重代價,可謂句句戳在了董卓的肺管上。
董卓臉色陰沉了幾分,他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隻不過是不願被劉燁喧賓奪主,從而影響他在涼州軍民心中的威望罷了。
不過邪祟之患也不得不除,董卓對此也隻能冷哼一聲:“殿下倒是憂國憂民!”
好似是沒聽出董卓的陰陽怪氣,劉燁自顧自地飲酒。
眼見氣氛變得有些尷尬,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李儒輕輕咳嗽一聲,充當起了和事佬。
“秦王殿下所言,亦是我家侯爺憂慮之事。
侯爺與殿下皆為國之柱石,此刻更應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至於往日的些許誤會,不妨暫且擱置,以大局為重!”
李儒這話就是在給董卓台階下,將話題引到合作上來。
董卓沉默片刻,他雖霸道,卻也並非看不清形勢。
李儒先前的分析和劉燁展現出的實力,以及那“奉皇命”的大義名分,都讓他明白。
若是強行拒絕劉燁的合作,不僅於己無利,反而可能授人以柄,失去涼州軍民之心。
至於會不會讓劉燁因此收攏了涼州民心,那也隻能之後再做打算了
想到這,董卓深吸一口氣,仿佛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對著劉燁舉起酒杯:“既然殿下是為公事而來,若再推辭,倒顯得董某不識大體了。
就是不知殿下欲如何合作?”
劉燁心中了然,知道董卓這是想拿回此戰的主導權。
不過他的目的隻為封印裂隙,對於主導權什麼的壓根沒興趣,隻要董卓不添亂就行。
“很簡單,隴西侯熟悉涼州地形與敵情,可調派大軍,清剿裂隙外圍邪祟大軍。
至於封印裂隙之事,則交由本王處理即可。”
他刻意將最危險、最核心的任務攬到自己身上,而將相對“簡單”的清剿外圍邪祟任務交給董卓,既滿足了董卓的麵子,也確保了封印過程不會被乾擾。
董卓聽完,臉色稍霽。
這個方案確實可以接受,不用他的精銳深入敵人腹地,同時還能分享勝利果實。
不過他也沒有立馬答應,隱晦地看了一眼李儒,見其微微點頭,便不再猶豫。
“好!就依殿下之言!”董卓說著便站起身。
“某即刻調兵遣將,為殿下掃清障礙!”
見協議達成,劉燁亦是起身拱手:“既如此,本王先行告辭,靜候董侯佳音。”
劉燁說完便轉身離去,絲毫不拖泥帶水。
堂內,董卓看著劉燁離開的背影,目光閃爍,不知在想些什麼。
李儒則是鬆了一口氣。
他清楚董卓霸道的性子,能達成如今這種相對平穩的臨時同盟,已經殊為不易。
至此,涼州的最終之戰,就這樣在一種微妙而又脆弱的合作下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