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革命舵手戈培爾成功當選德國新任領導人,開始了他的哲學實踐。
“日本的大川周明是我們德國人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援助他們。”
德意誌民族工人國跟日本革命共和國結成了同盟。
“我們建設勞動神殿讓工人享受勞動、享受工作。”
在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場內部會議上,戈培爾當眾宣布
“為了爭取無產階級的支持,我們當中有些人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將工作定性為將被廢除的疾病。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就像現實一樣,工作是值得慶祝的,不是什麼可以擺脫的罪惡。
畢竟,我們是一個工人的國家。
勞動的行為是榮耀。
上帝建設我們的國家,增強身體充實靈魂的行為勞動,是我們共和國的根基。
是我們為之奮鬥,為之流血,為之而死,為之犧牲的東西。
因此,我們必須針對那些自稱反工作的社會主義者,這不過是一種隱蔽的企圖反對生命本身。”
“為了建設真正的法治國家,我們決定偽造行政判決,改變選舉製度。”
戈培爾要將馬克思主義“德國化”,將革命“德國化”,走上”德國的特色道路“。
雖然國旗很醜,但是不妨礙戈培爾成為了新一任思想導師,與馬克思、恩格斯並列的思想導師。
他的理論迅速成為了歐洲社會主義者的指導思想。
在一幅著名的油畫中,馬克思、恩格斯和戈培爾的肖像在紙張上並列成一排。
成就一個新的人頭在閃閃發亮。
戈培爾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泛日耳曼主義一個民族統一存在於多個國家的概念,不幸的是,這種詞的表達通常帶有民族主義,沙文主義者的含義。
他們隻喜歡消滅工人階級,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這個想法最初是從哪裡來的。
在1848年,在革命者的號召,陌生的帶領下,在德國城市的街道上,工人階級第一次站起來反對封建貴族。
他們舉著旗幟,宣揚從阿爾卑斯山的山峰到北海沿岸的德意誌。
民族的統一,讓我們現在收回這種意識形態,並再次把他交到工人手中。
讓我們用他來對付奧地利的反動暴君,建立一個不受任意邊界破壞的新的統一的德國。”
戈培爾提出了泛德論,要實現德意誌民族的偉大複興,所以德國展開了對荷蘭的特彆軍事行動。
為了提高戰鬥力,戈培爾宣布敵人不能當做人類。
奧地利和德國本來就是一家人,在皇帝遇刺以後陷入了混亂。
德國派出軍隊去接管他們,保護德意誌人民。
沒想到瑞士和意大利竟然乾涉德國內政,悍然派兵保護奧地利,進行了惡意抵抗,戈培爾決定直接橄欖他們。
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兵征服了瑞士和意大利。
戈培爾糾正了前任主席的錯誤,正式宣布德國要解放全世界。
這引起了歐洲各國一片嘩然。
以法蘭西先鋒國為首的日心聯盟向德國宣戰。
戈培爾看來,法國的行動明顯是怕了德國的。
對此,他隻想說,彆急。
1941年1月6日,法國宣布投降,德國遭遇了慘重的失敗,法國堅持了29天就投降了,他們沒能在法國投降前占領巴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剛打敗法國,英國又對德國開戰,看起來帝國主義要拚死熄滅革命的火焰呢。
德軍戰略是直接選擇澡盆渡海。
英國本土根本沒啥部隊,德國裝甲師一路飆車到倫敦,英國就投降了。
在征服了英法聯盟後,德國終於回過頭來關注東歐,他們驚訝地發現波羅的海聯邦居然征服了俄羅斯。
德國不能讓他們繼續發育,不然就麻煩了。
所以德國選擇主動出擊,為了德意誌民族的生存空間,不對,為了解放東歐的人民,戈培爾內心毫無波蘭。
1942年10月9日,波蘭宣布投降。
敵人隻剩下了征服了俄羅斯的魯塞尼亞帝國了,戈培爾宣布德國將“解放”那裡的人民。
1943年3月1日,魯塞尼亞帝國宣布投降。
既然東邊的斯拉夫人已經被解放,那麼南邊的也逃不掉了,德國直接平推。
1943年10月14日,南斯拉夫宣布投降。
至此,德意誌民族工人國完成了對歐洲的統一,建立起了一個偉大的國家。
最後,偉大導師戈培爾,在地球上建立起了屬於德意誌民族的紅色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