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特拉瑟看來,如果德國火力全開,反推法國到巴黎也不是不可能。
經過了三年的“閃電戰”訓練後,這支國防軍成為了一支小型的精銳化部隊。
他們的武器裝備水平並不比法國人差,士氣也很高昂。
唯一比不上法軍的就是人數和撤退速度。
不過斯特拉瑟不準備這麼做,因為1927年的德軍還沒有做好打一場世界大戰的準備。
一旦全麵的戰爭爆發,區區二十萬兵力連法國都打不下來。
而且過早的暴露德國秘密研發的武器會讓英國感受到德國的威脅。
就算不支持法國,德國想要依靠英國牟利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英國之所以能容忍民族工人黨這種性質的政黨在德國試圖奪取政權。
除了民族工人黨務實的對外政策以外,弱小的德國需要一個統一而強大的政府對法國的地位形成挑戰,而羸弱的魏瑪政府是萬萬做不到這一點的。
英國的想法跟後來丘吉爾說的一樣,“如果希特勒進攻地獄,我也要為魔鬼說上幾句好話。”
況且大英從來都不忌憚和魔鬼做交易,他們本身就是魔鬼。
至於德國境內的資產階級,上一次的魯爾區事件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跟法國的勾結可能暴露了,紛紛想要跑路。
但是斯特拉瑟哪裡會給他們這個機會,所有妄圖想要離開德國的資本家都在出境時遭遇了史塔西的攔截。
對方倒是沒有使用暴力,隻是非常客氣的要求他們回到自己的籍貫所在地不得隨意離開。
除了已經跑出國外的邁爾斯之外,所有人都被監視了起來。
斯特拉瑟打算在法國入侵的時候再拿他們出來開刀,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切戰爭都是服務於政治的。
在陸軍統帥部的會議中,斯特拉瑟給出的方針是在不違反《凡爾賽和約》的情況下儘力抵抗法國的進攻。
這個要求可難倒了不少陸軍參謀部的將軍。
他們雖然認為憑借德國現有的實力,麵對法國的常備軍抵抗還是沒有問題的,樂觀者認為德國還能進行反攻。
不過一聽到斯特拉瑟的要求後,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違反《凡爾賽和約》,那麼那些坦克和自行火炮都不能動用,德國為數不多但至關重要的空軍也無法使用。
僅僅靠步兵跟裝備齊全的法國人作戰是死路一條。
所以陸軍參謀部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作戰原則,總指揮的位置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所以斯特拉瑟對此也非常頭疼,他開始理解為什麼希特勒跟國防軍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了。
這幫軍人除了打仗一無所知,他們根本不了解政治,不知道德國打破《凡爾賽和約》意味著什麼。
雖然隆美爾自告奮勇要接手這個燙手山芋,不過斯特拉瑟不準備讓自己的愛將這麼早就擔此重任。
現在的隆美爾可還沒有成長為後世那個“沙漠之狐”,過早的登場隻會讓他夭折。
至於古德裡安,斯特拉瑟找上他時也是表示必須要動用裝甲部隊才能考慮擔任這個職務,等於是拒絕了斯特拉瑟。
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斯特拉瑟一度打算親自負責擔任抵抗法軍的總指揮,還好西克特將軍勸住了他,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將軍主動請纓要求出任國防軍的總指揮。
斯特拉瑟對此非常感激,他知道西克特是在為自己排憂解難。
不過此時他腦子靈光一現,突然發覺德國還有一個人才可以幫助國防軍用步兵來抵抗法軍的進攻。
這個男人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曾在凡爾登戰役中負傷,一戰後繼續在國防軍中服役,曆任步兵團團長、陸軍總參謀部訓練局參謀,第4軍參謀長參謀長。
二戰爆發後先後參加了入侵波蘭、法國和蘇聯的戰役。
在莫斯科會戰一度阻滯蘇軍的反攻,深得希特勒信任,有“元首的救火隊員”之稱,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