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打不過的厭惡。
歐洲討厭俄羅斯,按照一般的性格,西方聯合起來滅掉俄羅斯也就是了,畢竟他們也沒這麼少乾。
但是俄羅斯卻又那麼強悍,強到可以跟整個歐洲對抗。
因此,歐洲對俄羅斯那是瞧不起,討厭,但是又打不過。
於是這種討厭就更加深刻,直接到了非常厭惡的程度了。
這種思想在歐洲非常普遍,所以戈培爾這麼想一點都不讓人感到奇怪。
“不不不,我們不是要傀儡蘇聯,德國沒有這個意願,也沒有這個能力。
我們要的是一個既強大又虛弱的蘇聯。
即使我們未來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反對資本主義。
但是蘇德兩國畢竟是兩個國家,彼此之間由於離得太近總會存在利益衝突。
所以為了德國的利益,蘇聯不能太弱,更不能太強。”
斯特拉瑟試圖給在座的眾人指出一條明路。
“那麼在元首的理想中,蘇德兩國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這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乎著我們未來的外交政策。”
施特萊斯曼提出了他的疑問,之前他跟斯特拉瑟探討過,認為德國需要跟蘇聯保持一種同盟的關係,但是在具體同盟的程度上,雙方的想法似乎還沒有交流過。
“如果單單從德國利益的角度,那自然蘇聯成為一個原料供應基地是最好的,德國擁有先進的技術,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專利無不證明了日耳曼人的智慧。
德國唯一缺乏的就是大量的原材料,特彆是石油,而蘇聯恰好擁有這些稀缺的資源。
如果他們願意安心地做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市場,那麼距離德國成為世界霸主也不遠了。”
斯特拉瑟說道。
“可惜那是不可能的,蘇聯的體量決定了他不可能屈居人下,當初他們還是沙俄的時候就是如此,那麼現在亦是如此。
蘇聯擁有廣袤的土地,大量的人口,無儘的資源,這些東西完全足以讓他們成為一個強國甚至是超級大國。
此外,先進的技術並不是隻有德國有,那些西方國家也不比我們差。
隻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問題所以西方對蘇聯進行了技術封鎖,但是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世界市場沒有必要把蘇聯這樣一個客戶關在門外,這對於資本來說是莫大的損失。
總有一天英法會放開對蘇聯的封鎖,哪怕隻是一部分。
這會導致我們德國對蘇聯來說並不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但是蘇聯的資源對德國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需求上的不平等最終會導致地位上的不平等。”
施特萊斯曼補充了斯特拉瑟的話。
“那我們就把蘇聯打下來,這樣他們的資源不都是我們的了嗎?”
戈培爾的想法非常直接,既然依靠談判不能得到德國想要的東西,那麼不如直接去搶,搶錢總比賺錢快。
“不行,對蘇開戰不是我們未來的第一目標,我們首要的目標是乾掉以英法美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斯特拉瑟知道他不能犯和希特勒一樣的錯誤,德國絕對不能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麵,對蘇開戰的結果是不可預料的,即使他開了天眼也是如此。
知道蘇聯的弱點是一回事,但是真的乾掉蘇聯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況且在斯特拉瑟看來,先乾掉資本主義國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接下來跟蘇聯的競爭那就是證明到底誰的社會主義更有優越性,無論是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取得了勝利還是蘇聯的威權社會主義取得了勝利,那都是社會主義取得了勝利,總比資本主義取得勝利好。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已經為搞定蘇聯做了詳細的計劃了,所以開戰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比起直接告訴蘇聯他要成為我們的原材供應基地,不如改變他們的戰略方向。
隻要讓他們換一個方向擴張,讓他們去跟英美死磕,所有殖民地我們都可以讓給蘇聯,我們德國隻需要歐洲就夠了。”
斯特拉瑟打算把他跟基洛夫說的構想再複述一次。
“我們德國將摧毀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秩序,而蘇聯將向東方摧毀資本主義在亞洲的秩序。
接著我們會順手解放非洲,然後是澳大利亞。
最後我們蘇德兩國將前往美洲解放那些在資本主義荼毒下過的水深火熱的美國人民,讓他們也享受到國家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ogvh的五張金票,元首封你做黨衛軍小隊長(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