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太楞了,共和軍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這樣把自己演成超級大反派式的形象。
結果佛朗哥抓住機會把“托雷多1028勇士”、“路易斯·莫斯卡多烈士”塑造成了提高全軍士氣的宣傳形象。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佛朗哥的戰時宣傳,真實情況是路易斯1個月後因為國民軍在解圍行動中對共和軍的空襲才被槍殺(這也說不通啊,西班牙第二共和國還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呢)。
勸降不成,又沒有了人質,遊客們紛紛索然無味,又回到了最初的互相炮擊戰術,循環往複。
這樣邊打邊玩耽擱了到了8月14日,終於有一發共和國的炮彈正中西北方塔樓,磚石結構的文物保護單位自然毫無懸念地立刻垮塌,在這1角度守軍大炮的威脅被徹底消除了。
共和軍遊客得以推進到距離城堡牆壁不到100米的距離,近距離觀賞這一雄偉的建築奇觀。
接下來20天,共和軍集結所有火炮集中轟擊垮塌的塔樓一側,終於在9月4日把主體建築打開了口子,然而守軍隱藏在磚石瓦礫堆中打黑槍反擊,阻止了步兵在此缺口進入的嘗試,一切又回到了7月21日的原點。
共和國也不是沒有人才——正麵進攻不成,地道炸藥土飛機這一古老戰法怎麼沒想到呢?
8月16日開始共和軍利用西北角的射擊盲區,開始掘進,挖了1個多月,在9月18日土飛機準備就緒。
當天以西班牙總理弗朗西斯科·拉戈·卡巴列羅為首的要人親臨現場,還請來了大量國內外記者“見證攻克托萊多要塞的曆史性時刻”。
卡巴列羅總理親自按鈕引爆炸藥,整個西邊一半上層建築全部崩潰,共和軍以坦克為先導,展開了最大規模的攻堅,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半邊中庭已經完全暴露在外的城堡——結果還是被全部擊退!
記者們等了1天,就為了寫出“托萊多終於被攻克”的報道,到晚上全部離去,滿懷期待的爆炸性新聞隻有爆炸,沒有新聞了。
被圍的每一天,莫斯卡多都會給國民軍司令部發1封簡單的無線電報“snovedadenelalcázar”(alcazar城堡無戰事)。
一開始接到莫斯卡多被圍的消息,佛朗哥已經把這1000人部隊當成了“沉沒成本”,沒有救援的希望。
隨著堅守一天又一天,一封又一封這樣的電報傳來,托萊多在敵後深處的孤軍奮戰成為了整個西班牙右翼、國民軍、海內外佛朗哥支持者宣傳戰線的精神象征。
snovedadenelalcázar被印上傳單散發,而在莫斯科,alcazar城堡也成為了“西班牙法西斯主義的最頑固堡壘”。
佛朗哥於是放棄了戰術作用的考慮,集結大量兵力放棄正麵進攻防禦堅固的馬德裡,晝夜往托萊多攻擊前進。
其實共和軍集結這麼多人打這樣一座毫無軍事價值,隻有考古遺產價值的雞肋城堡,除了腦子著急以外沒有任何解釋,你拿個幾百人把它圍起來,守軍難道還能攻出來不成?
9月18日9月27日,隨著弗朗哥解圍部隊的逐漸逼近,共和軍投入了1萬人以上的總兵力,分批次展開最後機會的猛攻。
在增強炮火掩護下把剩下的2個塔樓也報廢了,守軍的火炮機槍徹底無法發揮作用,隻能依靠步槍射擊孔反擊,終於開始出現了明顯傷亡(前2個月防禦方沒死幾個人)共和軍前鋒一度突入中央庭院內,還是被側翼伏擊的國民衛隊打退。
9月27日早晨,圍城軍已經開始有被解圍軍反包圍的危險,隻得承認失敗,撤離托萊多。
至此托萊多“保衛戰”結束。
9月29日,佛朗哥在記者陪同下進入城堡內部接見莫斯卡多上校,以“不好意思,讓你們在9月18日以來久等了!”慶祝戰略、宣傳上的雙重勝利。
整個戰役過程,簡直是本應是法西斯的國民軍作為正派人物,本應是解放者的共和軍作為反派人物,拍出來的俗套戰爭電影情節。
去過托萊多的人,肯定想不通這樣1個破磚石結構古跡,大口徑子彈都能打穿,怎麼就打不下來了?!
現實生活中電影這麼編劇,估計都會被觀眾罵情節不真實,是“xx神劇”。
??共和軍在托萊多的失敗更是堅定了斯特拉瑟的觀點。
雖然此時西班牙共和軍敗相未露,但是在他看來,絕對不能把寶壓到西班牙共和政府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