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一道劍氣,就是操控一柄劍。
八道劍氣,就是八柄劍。
時操使,同時舞動劍法,可想而知其中的難度,這需要對劍法招式極度的熟練,非得心算能力極強,才能完成。
光有天賦還不夠。
還須無數次的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除非天賦古往今來排的上號。
否則隻能拿時間來堆砌。
但是巧了
陳季川最多的就是時間
“我有四百倍時間差,可以在道果世界中練習劍招,練習十萬劍圖,到了現實中,劍招信手拈來,劍法出神入化,就省下了練習劍招劍法的時間,可以全都用來修行劍圖,蘊養劍氣分化劍氣淬煉劍氣。”
陳季川心中清明,早就知曉自身優勢。
站起身來。
從山巔往下眺望,就見兩個中年道人正在練劍。兩頭猛虎撲食,喂練劍招。
二道一個劍走狂暴,一個劍走飄逸。
頗有些像模像樣。
陳季川將手臂張開,從峰頂一躍而下,落到二道跟前。
“祖師。”
“祖師。”
二道正在練劍,見祖師到來,忙的見禮。那兩頭猛虎也畢恭畢敬,衝著陳季川人立而起,前爪作揖,分明是蒼瀾猛獸,卻顯出幾分憨態。
陳季川擺擺手,示意二道、二虎起身,直接道“清風明月,你二人練劍,應當知曉這世上劍法高人,去列出來。”
“是。”
清風、明月不知祖師一個練拳練刀的,為何突然對劍法感興趣。
但也不敢多問,隻抱拳應下。
從這一日起,陳季川就開始修行劍圖,舍棄神撲刀。
兩功同修沒有必要。
兩門不同性質的功法同時修行,內力在經脈內交彙,難免會出現碰撞跟摩擦,很容易導致功力進步緩慢,甚至是不進反退、走火入魔。
劍圖足夠強大,再修行神撲刀,隻會分散精力,對戰力卻沒有多少提升。
太不劃算。
元一功則不同,此功溫和,內力可以溫養經脈。
不論修行什麼功法,行功完畢之後,再搬運幾周天元一功,不但不是負擔,反而還能讓經脈更加堅韌。
即使沒什麼破壞力,對氣力的增幅也小,但僅憑這一點,也算得上一門奇功。
更彆說此功還能任意嫁接,更是難能可貴。
摒棄神撲刀後,陳季川就將主要精力放在劍圖上。
每日清晨打拳,化勁洗髓。
然後迎著朝陽,修煉劍圖,養一口劍氣。
再之後,搬運元一功,溫養經脈。
到了下午。
就將精力用來修習劍法、劍招。
萬劍宗絕學劍圖中,一成講的是閉口劍氣,一成講的是十萬劍圖,剩下八成都是各種各樣、各門各派的劍法招式,有簡單的,有複雜的。
陳季川不急修行劍圖中的劍法,而是在大梁世界中,通過寶芝林、長生觀的影響力,找來劍法高手,延請名師指點,從最基礎的學起。
他以往修的是神撲刀,練的是刀法。
外功化勁。
多用的是拳腳肘膝,運用兵器也多是大刀、大槍、弓箭等。
唯獨劍法未曾涉獵。
乍一上手,不好上來就練劍法,還是得將基礎打牢靠。
一招一式,一板一眼。
一遍遍練習,一日日苦學。
時間一天天過去,陳季川的劍法造詣也在不斷進步
初學乍練。
初窺門徑。
粗通皮毛。
漸入佳境。
爐火純青。
小有成就。
六年一晃而過。
花了六年時間,將劍法基礎夯實,僅憑基礎招式
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雲、掛、撩、斬、挑、抹、削、紮、圈。
陳季川也能發揮極大威力。
畢竟是化勁、先天、出竅三料宗師,高屋建瓴,根基深厚,任何稀鬆平常的招式,在陳季川使來,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基礎完備。
從第七年開始,陳季川開始修習更高深的劍法,有大梁世界中的,也有劍圖中記載的。
不斷學習。
不斷練習。
不斷與人切磋,增加實戰經驗,鍛煉臨場應變的能力。
時間一年年過去。
陳季川的年歲也越來越大,但劍法卻越來越強,越來越老辣,越來越複雜。
養一口劍氣。
轉眼二十年。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