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的一聲。
就像是一道雷電,劈開了混沌。
陳季川心中湧出歡喜,手中劍忽的脫手,手掐劍訣,就見紫電包裹著長劍,長劍綻放著黃芒,黃芒化為長虹,一飛衝天
轟轟轟
驚雷
紫電
長劍直貫九天,似乎化為驚雷化為紫電,一閃即逝。待回到陳季川手上時,天外才有滾滾雷聲傳來。
“煉劍化虹”
“恭喜小師叔劍道更上層樓”
王彥也在這處禁地中練劍,被這般大動靜嚇著,先是一驚,而後大喜過望,走上前恭賀道。
“僅是微弱黃芒,剛摸到門檻而已。”
陳季川握著劍,感受方才的奇妙意境,嘴上說著不過如此,臉上卻也有驚喜神色。
他練劍多年,到了今日,才算真正登堂入室。
“劍法通神,劍氣生煞,這是初步感悟到劍意。”
“禦劍百步,煉劍化虹,才是將劍意正式入門。”
陳季川想到劍圖中關於禦劍百步、煉劍化虹的記載“劍意顯化,虹光湧現,以金光為上,白光次之,青光又次之,黃光最次。虹光初成,凡鐵長劍也能離身百步,隨意驅使。若能煉就一口心意相合的飛劍,更能夠百裡、千裡之外取人首級”
到了這個層次,才算是真正的劍修
此前所謂禦劍飛行,不過是驅物、驅使法器的本事。將飛劍換作其他法器,諸如葫蘆、笛子乃至是骰子、燒火棍,也都能做到。
唯有達到如今的造詣,才能做到千裡之外取敵首級,能窺見一絲劍仙風采。
陳季川劍生黃芒,並且極為微弱,這是初入此境。
可即使如此,也是煉氣後期才能達到的層次。
再往後。
將劍法練的更高深,劍光便可從黃光化為青光化為白光,乃至成就金光。一劍出,隱約間劃出一道金虹,那這劍法第二層次就算大成了。
“我眼下雖才成就黃光,但煉氣七層卻已經在望”
陳季川心中喜悅。
將臉上喜色稍稍收斂,看向四旁二十七塊劍碑,又忍不住讚歎道“不愧是劍祖遺留。要是沒有雷、電這兩套原版劍碑,我想要突破,怕是還要多花幾十年苦功。”
出海四十年。
他帶著王彥行走西海,借著圓光術,將散落西海的一塊塊劍碑收集起來。曆儘千辛萬險,輾轉何止數十萬海裡,走遍了西海各處海域、無數島嶼,皇天不負苦心人,陳季川最終還是湊齊了兩套劍碑。
一套為電。
一套為雷。
還有三塊不成體係,分彆是金、霜、雲三篇中的一塊。不成體係,對陳季川的幫助較小。
但哪怕僅是一塊,與太虛劍宗中珍藏的一整套拓碑相比,在價值上、效用上也遠遠超過。
“確實厲害。”
“參悟這兩套劍碑,我的四九劫法劍不斷精進,遠比尚未晉升虛境時都要快的多”
王彥也在旁讚道。
她當年跟著陳季川出海。
這四十年間,陳季川真正在秦嶺世界的時間隻有二十年,王彥卻是實打實的待了四十年。
有陳季川不斷指點。
有各種丹藥相助。
還有聶雲、步無雙二人故去時留下的元種,以及陳季川從道果中兌換出來的青鬆子等四位煉氣仙師以及他自身在內的突破煉氣的感悟。
陳季川為了讓王彥晉升煉氣,可謂是使儘了渾身解數,傾儘全力。
即使是個庸才,得了這些造化,也有很大幾率成就煉氣。
而王彥雖稱不上絕頂天才,比不上李青山,但也能算得上中上之姿。
丹藥。
元種。
鐵蓮子。
這些加在一起,中上之姿的王彥終於在二十二年前晉升煉氣,時年八十四歲,比李青山還要早了兩歲。
到如今。
已經是煉氣三層,入虛後期。
這其中離不開陳季川源源不斷的丹藥供應,也離不開劍碑跟鐵蓮子的幫助。
也是趕巧了。
王彥修煉四九劫法劍,剛好練的是雷、電兩重意境。而陳季川湊齊的兩套劍碑,也是雷、電兩篇。
晉升虛境後,王彥感悟這兩套劍碑,境界自是突飛猛進。
劍碑、鐵蓮子提升境界。
丹藥增長法力。
王彥修為節節攀升,等這次再回去,很可能都已經超過早她十八年突破的李青山,後來居上了
“你修為低、境界低,所以前期進步較快。”
“但入虛跟洞虛之間的瓶頸不小,光是劍法境界到了還不夠,還得凝出真火、擴張丹田、淬煉法力。更要找到第一道枷鎖,將其煉化。”
“困難重重,關卡眾多,堪稱一步一坎。”
“想要突破可不是易事。”
陳季川衝王彥道。
他當初在玉泉世界中,從煉氣一層到煉氣三層,實打實修煉了一百年。而之後凝聚真火、煉化枷鎖,卻實打實修煉了六十年。
可見這層瓶頸的艱難。
王彥靜靜聽著,也知道往後修行的難處。等陳季川說完,她正想開口說點什麼,忽的禁地外頭傳來腳步聲,不多時就有人在外高聲彙報道“啟稟樓主,射影島外有一個名叫楊必清的,自稱是樓主在中土的故人,特來求見”
“中土故人”
“楊必清”
王彥聞言,以為是太虛劍宗來人。
但她沒聽過這人名號,於是扭頭向陳季川看去。就見小師叔略微思索,緊接著臉上就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