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梟帝君雙眸如星河,也看出二人身上神通厲害。
他心頭同樣火熱“一門飛遁神通,一門雷法神通,一門護身神通四階都能借此抗衡真仙,若我得到,仔細參悟,實力必定大進”
貪心一起。
黑梟帝君當時動作。
“合”
但見他一手黑冰,一手魔焰,兩掌同時向著宣陽山,向著戴宗跟棲真子拍去。這一次,是要將二人活捉。
“真仙”
“真仙”
宣陽山內外,兩道分身大戰真仙,陳季川也覺得心神震撼,又覺酣暢淋漓。
麵對黑梟帝君變招,他心神不動,棲真子腳踩風雷,輕鬆撞破黑冰撞碎魔焰,逃脫出去。
風雷行走。
身攜風雷。
行走間風雷湧動,最是癲狂最是剛猛,渾然不懼任何阻礙任何遮攔。
黑冰焰
擋不住他
另一邊,戴宗並不展露風雷行走,但他身上有金剛法咒,第三重境的護體神通,可助他一時間難以被滅殺。
哪怕真仙也難滅殺這道分身。
再有補天印,生生死死輪回不止,身上傷勢沉重,死氣生成,卻又有生機化出,修補損傷。
生生死死循環間,不但肉身不壞、性命不損,補天印反而還在精進。
此法是陳季川在中洲世界得來的絕學,蘊含生死奧秘,陽印生,陰印死,既可以救人,也能夠殺人,參悟難度極高。
陳季川仰仗點化,才能將其修煉到第七重境。
而後將補天印自超階推衍成神通,威能更甚,但也愈發晦澀難懂。
重明世界中最後歲月,陳季川在補天印上花了很大精力,才將其修習到第三重境。但往後每提升一分一毫,都異常艱難。倒是近來,分身金剛仙戴宗憑借這一門神通,配合金剛法咒,讓陳季川有了更多感悟。
補天印的參悟有了可喜的進展。
雖然依舊緩慢,但至少有了方向。
其實不止補天印。
金剛法咒、風雷行走、五雷正法,這三門神通也都在戰鬥中有精進的趨勢。
“神通。”
“要戰。”
陳季川感受到在黑梟帝君的壓迫下,補天印、金剛法咒兩門神通都有許多細微變化。待這一戰過後,再細細體悟,必定能有極大收獲。
於是更加要享受這一戰。
五雷正法
風雷行走
棲真子分身猶如遊魚,身形變幻不定,雷霆轟鳴不止,始終在遊鬥牽扯。而戴宗分身則仗著金剛法咒與補天印硬鋼硬抗,不斷咳血,又不斷恢複,仿佛百煉精鋼,正在被淬煉。
宣陽二仙。
黑梟帝君。
兩個上仙跟一位真仙,居然僵持住了
“這黑梟老鬼一向是慫性子。兩個四階挑釁,他也不敢出真身,還要花費三年將法域分身調回來。仙器也不敢帶,弄的現在尷尬境地。”
雲天上。
東河宮主站在雲頭,俯瞰宣陽山中的戰局,不由搖頭。
他跟這黑梟帝君勉強算是同一個時代證道的真仙,但他背後是神州至強的道門,門中真仙數十。
黑梟帝君則差得多。
他原本隻是尋常魔道散修,如良丘一般,機緣下證了道,成了真仙。但散修時謹小慎微的性子依舊沒變,為人最是謹慎。
如這一次。
若是真身攜仙器而來,早就將這二人鎮殺。可他擔心有詐,隻敢赤手空拳過來。
“這老鬼隻怕還以為這兩個四階是我道門上仙,故意要誘殺他真身呢。”
“以他的性子,何必待在我東洲,自討苦吃。成道數十萬載,連通天山第一重都隻是勉強闖過去,最多第二重的實力,也不嫌丟人現眼。”
一旁,潛溟宮主輕笑出聲。
黑梟帝君成道在她之前,但一身道行神通卻遠不如她,又是藏頭露尾的性子,潛溟宮主自是看不上。
“想是與諸海巨妖老魔有什麼交易吧。”
東河宮主懶得理會。
他看著宣陽山方向,見那宣陽二仙聯手,雖稍顯狼狽,但到底是跟一尊真仙鬥得不顯敗相,饒是以他的眼光,也不禁有些驚歎。
“如此人物,倘若能證真仙,日後可不是黑梟老鬼能比。”
東河宮主搖搖頭,看眼戰場,又看向白鳩域方向,卻是一笑“這小子倒是好運氣。”
“哈哈”
“運氣也很重要”
潛溟宮主聞言也是大笑。
這一次兩個上仙邀戰黑梟帝君,她本不感興趣。但東河宮主因為那位得得意弟子就在宣陽山不遠,擔心其中有詐,傷著害著他這徒兒,故此才拉著她前來。
名義上是湊熱鬨,實際還是為了自家弟子。
不過二人暫時沒看出什麼貓膩,反倒是因為宣陽山一戰的牽扯,使得白鳩域中如今空虛。陳季川與卜隱、雪穀三人,可以大張旗鼓的布置陣法,清掃一處處妖王洞府,立下陣法。
再給他們一兩年時間,這白鳩道院的根基就已經要成了。
等那些個妖王再回來,就有根基可守,慢慢消磨便是。
道院的底子到底是打下了。
“第一步輕鬆完成。”
“接下來好生經營道院,等到幾百年後,根基穩固,再回到山門,以周衍的天資,拿下一尊首席的位子隻是時間問題。”
“成就首席後,再給他時間參悟神通,日後在四階中的戰力怕是不輸宣陽山中那兩個小家夥。”
潛溟宮主看了眼白鳩域方向,對周衍的前途很看好。
“四階無敵又有何用”
“不證真仙終究是空。”
東河宮主搖搖頭。
他雖然對宣陽二仙的實力頗有稱讚,但任由上仙戰力如何,他也看不上。他以往收了許多弟子,如沈默這樣的弟子有幾位,比沈默強的弟子也有,戰力同樣不俗,但都止步四階,四五萬年一過,一個個都是老去。
上仙再強,哪怕能敵真仙,可到底不是真仙。
如黑梟帝君。
他哪怕這一戰鎮殺不得宣陽二仙。但他高臥雲霄,坐看風雲,待數萬年後,真仙依舊,而當初能敵他的兩個上仙,興許就已是塵埃。
“上仙戰力無用。”
“證道才是正途。”
在這一點上,東河宮主對他那弟子就很滿意。這弟子雖悟性超絕,戰力不俗。但心中很清楚孰本孰末,並不癡迷術法絕學等鬥戰之術,甚至對煉丹煉器等技藝也不感興趣,一門心思參道悟道。
這才是正途。
因此東河宮主對周衍很看重,近些年不但經常為其單獨講法,在弟子外出開辟道院時,還刻意賜下金風法符與回山法咒,助他保命。
證道真仙
這是東河宮主對周衍唯一的期盼。
“周衍天生道心,的確是我一元道門這個時代最有望證道的一人。”
潛溟宮主同樣看好周衍。
二人在這天上一麵關注宣陽山上的大戰,一麵照看白鳩域中陳季川的安危。
宣陽山,大戰還在持續。
s今天五更,求下月票跟訂閱。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