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香啊。”小楊亦望著一大碗米線,口水橫流的說道。
張京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滿臉的享受之態,即便嘴裡全是米線依舊口齒不清的說道
“外婆做的米線,比我媽的做的米線都好吃。”
老人溺愛的摸了摸張京的小腦袋,微笑的說道“這孩子,你這樣說就不怕你媽拿竹條抽你屁股啊?”
“我不怕,老師告訴我們小孩子不能說慌。”張京鬼靈靈的回答。
此刻的小楊亦可完全沒顧,張京與外婆的對話,完全一個人在那裡悶頭大吃,一大碗米線在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消退著。
“啊,外婆,楊亦哥都將米線吃完了,我還沒吃。”等張京反應過來時,隻能大叫一聲說道。
外婆聽到張京的話哈哈大笑。
“沒事,沒事,外婆再去給你盛。”張京聽到外婆的話才大鬆一口氣。
張京還一個勁怪自己的楊亦哥怎麼能一個人偷偷的吃。
小楊亦吃飽後,一副滿足之色,抹了抹嘴說道“放心吧,我知道外婆做的有很多米線,就是大姨小姨現在來一起吃都吃不完,主要是外婆做的米線太好吃,我沒忍住就先吃了。”
張京聽到小楊亦的解釋,幽怨得小眼神才慢慢散去。
外婆見小楊亦吃飽了,便囑咐小楊亦去隔壁家叫喜歡打牌的外公回來吃,小楊亦一溜煙便消失在黑夜中。
沒過一會,小楊亦的身影便重新出現在外婆的麵前。
“外公他說他現在不吃,他要打牌。”
“這死老頭天天都是打牌,飯都可以不吃。”外婆習慣性的笑罵外公。
這一幕對於小楊亦和張京來說早已習以為常,深知自己的外公不但喜歡打牌,而且一打就是到半夜。
甚至,在外公打牌結束以後,回到家中自己還要燒點菜,喝點小酒,一飲歎誌未舒人已老,二飲歎當日上陣殺敵的英雄氣概,三飲舉滿杯敬那些已經身故的戰友。
小楊亦在長大後才懂得外公夜裡為何會將酒杯舉過頭頂,對著空氣說一些他那時聽不懂的話。
甚至有時,小楊亦半夜爬起來上廁所,見到外公一個人在吃菜飲酒,小楊亦也會湊上去解解饞。
在外公的閣樓裡有一個包裹很嚴實的小盒子,全體通黑,質樸。
有一次,小楊亦與張京偷偷溜進外公的房間把那個黑色小盒拿了出來,並打開了,隻見裡麵是一枚電視劇抗戰片才有的勳章,而在盒子裡還有一張證書,上麵寫著抗美援朝上的戰役老兵。
似乎這枚躺在安靜黑色小盒子的勳章,見證著這位風燭老人曾經光輝的歲月,那是這位老人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青春活力滿滿,卻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勇身姿。
或是很慘烈,或是很悲壯,或是很執著,那一杯敬天亦或是緬懷那些死去的先烈。
那或許是旌旗獵獵,戰鼓雷鳴,虎狼之師,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血染夕陽的壯哉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