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即便出了什麼事情,也沒有人能廢了他。
但是朱祁鎮心中卻依然有一些不甘心。
不過另外一件事情,更讓朱祁鎮感到不安。
蹇義與夏元吉齊名,都是永樂年間的老臣,而今一個在宣德五年去世了,一個在宣德十年去世了。
三楊與之相比,或許年紀稍輕,但是也是老人了。
他們能支撐多長時間?
連張輔也不是當初接替主將征伐安南的青年才俊了,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張輔在靖難功臣之中,依然算是年輕的了。
但是即便如此,張輔也老了。
這一批在洪武末,建文,永樂初年興起大臣,支撐了大明朝三十多年風風雨雨,一個個都到落幕的時候了。
隻是接替他們大臣,到底在什麼地方?
一時間朱祁鎮心中冒出四個字“青黃不接。”
曆史上有一個怪現象,似乎人才都不是單個出現,而是一批一批的出現。就如而今的洪宣輔政集團一般。
三楊放在明朝曆史上,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朱祁鎮心中忽然想到一個名字,就是於謙。
他依稀記得十幾年後,土木堡之變,於謙當時是兵部尚書,隻是不知道於謙而今是什麼位置。
不過,這事情並不是太急的。
隻能暗中留意即可。
朱祁鎮不知不覺之間,已經適應了皇帝的身份。
回去之後,立即有人來報,說皇太後,已經數次派人過來問陛下行蹤了。
朱祁鎮自然知道,她這個母親最近心緒不佳,大抵是他這個兒子,親近太皇太後,與她疏遠了不少。
要知道之前,朱祁鎮一直在孫氏身邊。
之前,宣宗皇帝在的時候,孫氏還可以憑借宣宗皇帝寵愛,在皇宮之中有自己的勢力,隻是宣宗一去,皇宮內外,早就被太皇太後整頓的如同鐵石一般。
不管是誰的人,隻要有一絲異動,都就地處決。
就在宣宗皇帝去世到朱祁鎮登基這不到十日之內,宮中無聲無息之間消失了多少人。
倒不是說太皇太後,專門對付孫氏。
而是非常時期,寧可嚴苛一些,不可放縱。
隻是孫氏卻擔心這些事情,是太皇太後要處置自己的征兆,而她此刻,唯一的依靠,就隻有朱祁鎮了。
倒不是朱祁鎮避開她,隻是守孝期間,朱祁鎮作為皇帝,有太多禮儀要他露麵了。
剩下的事情,他也要在太皇太後身邊,就是為了按太皇太後之心。
而是而今二十七天孝期,就快到頭了。
朱祁鎮倒是有時間,去看看母親了。
朱祁鎮看了看天色,發覺還一些時間,直接讓王振引路,向坤寧宮而去。朱祁鎮這一段時間,都在乾清宮偏殿之中休息。
所以隻要過了交泰殿,就是坤寧宮。
朱祁鎮還沒有到,就有人將他要來的消息,傳給了太後孫氏,太後孫氏派了心腹迎接,將朱祁鎮引入宮中之後,孫氏再也顧不得其他了,一把抱住了朱祁鎮,幾乎要將朱祁鎮揉進身體裡麵,說道“我的兒啊”
居然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