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七十一章????????大朝會
朱祁鎮與孫氏說了一陣子話,王振在身邊低聲說道“小爺,時辰到了。”
朱祁鎮說道“母後,孩兒去了。”
孫氏目送朱祁鎮離開。
就在太陽升起的那一瞬間,陽光照射在大地之上,並沒有多少暖意,隻有清寒之意,朱祁鎮也感受到刺骨的冷意。
縱然他身穿著厚厚的棉襖,依然擋不住這冷意。
鼓樂齊鳴,各種朱祁鎮說出上名字的樂器都奏響了,這都是宮廷雅樂。節奏緩慢悠揚,但是卻給人莊嚴肅穆的感覺。
朱祁鎮在無數侍衛的簇擁著來到的乾清宮正殿。
乾清宮正殿已經大變摸樣了。
二十四把黃旗,上麵有各式各樣的圖案,大多都是山海經上麵的各種圖案。這些奇珍異獸,在旗幟之上,隨著風吹而上下浮動。
本來,朱祁鎮應該在奉天殿之中舉行的,但是三大殿被焚燒之後,還沒有修建,隻能臨時放在乾清宮之中。
朱祁鎮沿著紫禁城的中軸線,乘車從正門進入乾清宮。
朱祁鎮一路上,發現以中軸線分開,文武官員分立兩側,見了朱祁鎮路過,紛紛下跪行禮。
朱祁鎮看見的有些熟悉的,有些不熟悉的麵孔。
朱祁鎮在乾清宮門前的禦座坐定之後。
大朝會就開始了。
首先來朝的,是越王。
在洪武時,藩王也有來參加大朝會,隻是後來,就全麵免了。越王與朱祁鈺是兩個在北京城的親王。
隻是朱祁鈺還太小了。
太皇太後做主,免了朱祁鈺參加。
所以越王就是第一個。
越王在朱祁鎮的禦案之前行禮,然後三呼萬歲。
朱祁鎮再撫慰幾句,說道“叔王辛苦。”不過,在朱祁鎮看來,越王也真是辛苦了。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而今總體上來說,大明朝沒有什麼大戰,九邊一點點小摩擦,不過是小問題而已。但是各種祭祀,卻是免不了的。
皇帝不能親臨,自然要親貴代行之。
而代行最多的,就是越王了。
而越王的身體本來就不是太好的。很多事情的確讓越王的身體,有更加不好的跡象。
朱祁鎮看越王臉色不好。私下吩咐王振,派禦醫常駐越王府上。
越王之後,就是各家勳貴了。
大明後期雖然是文貴武賤,但是在大明體製建設上,卻是武在文上,所以這樣大朝會的排序之上,很明顯就是勳貴在文官之前。
為首的自然是張輔了。除卻張輔之外,還有成國公朱勇,定國公徐景昌。
朱祁鎮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徐景昌身上。
隻是見了徐景昌卻有些失望。
因為很簡單,徐景昌老了。
朱祁鎮知道定國公一脈想挑選人才,就要從下一輩裡麵選了。隻是大明勳貴從來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徐景昌估計也比不上他老爹徐增壽。
而今即便是徐增壽,這個國公雖然是他用命換來的,但是徐增壽本身也不會打仗。
至於大明還有兩個國公,一個是魏國公,一個黔國公。不過一個在南京,一個在雲南,都沒有到。
隨即下麵各式勳貴。
大多都是靖難功臣。
朱祁鎮每一個人都細細觀看,其中也有一些老將,但是精神很好,一副廉頗雖老,尚能上陣的樣子。
但是更多卻是,年輕一輩。甚至還有幾個一看都沒有成年的。
卻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