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二十章????????治水三人小組
阮安激動幾乎站立不穩。
朱祁鎮看著眼前大工,忽然問曹鼐說道“你覺得這束水攻沙之法,可否用於滹沱河?”
曹鼐看了看,忽然蹲下來,抓了一把土,說道“陛下,不成的,滹沱河兩岸的土,與這裡不一樣,最容易崩了,前朝也修建過堤壩,隻是即便修建了不出一兩年之間,就會被河水衝毀了地基,堤壩成片成片的坍塌。”
“臣從小看過,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聽老人說,之前河水之中的泥沙雖然不少,但也不如而今這麼多,卻是因為朝廷遷都北京之後,太行山上都禿了,這才如此。”
朱祁鎮說道“本朝遷都北京,與太行山上都禿了,有關係嗎?”
於謙說道“陛下有所部知,朝廷所用木材,雖然很多珍貴木材都是從遠處采辦,但是尋常木料,還是就地取材的。”
“太宗營造北京,所用木材都是從太行山,燕山一帶而來。”
朱祁鎮歎息一聲,說道“曹鼐這是你的事情,工部下禁令,今後按時封山,伐一顆樹,種一顆樹,一定不能讓情況再惡化了。”
曹鼐說道“臣以為禁令好出,但是要讓百姓不伐木,卻是不能的。”
朱祁鎮一聽,也覺得頭疼。
朱祁鎮看著曹鼐與於謙,君臣三人,一時間麵麵相覷。
下達一個詔令,朱祁鎮隻需動動筆就行了,但是想讓百姓都聽從,卻是難了。對百姓來說,長遠的利害是說不通的。
一個縣衙就那麼多人,即便加上白役也沒有多少。這禁令下達之後,要麼不被地方當回事,縣令不想找麻煩,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些人官員或許還能用這個禁令盤剝百姓一番。
因為大明民間對木材的需要是相當之旺盛的。
朱祁鎮禁止北京用柴,也是先培養出北京百姓用煤習慣,才敢下達行政命令。而且北京城之中,畢竟是天子腳下,很多事情也能管得到。
但是太行山附近都是一些什麼地方?都是窮地方,他們即便知道伐木不好,也必須做,因為要吃飯。
朱祁鎮歎息一聲,說道“隻能讓遼東多運大木來了,想來遼東木多了,太行山上的木頭就賣不出去了。”
朱祁鎮雖然這樣說,但是卻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雖然太行山之中,容易開采的木頭,質量比較好的木頭,已經被清理乾淨了。對於許多富貴人家,可能用遼東大木代
替太行山木材做家具,房子。但是大部分普通百姓,卻是沒有選擇的。
朱祁鎮向王振一示意,王振立即會意,他下令錦衣衛一下拉開防護圈,王振帶著人都離開,遠遠的看護朱祁鎮。
朱祁鎮身邊隻剩下曹鼐,於謙,還有阮安。沐敬。
阮安與沐敬見狀其實想走的,卻被朱祁鎮留下來了。
朱祁鎮對四個人說道“朕不自量力,欲治理河北水利,而今才知道其中艱險,百姓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今欽天監已經報告,今春大旱,已經成為現實,甚至旱蝗相接。朕欲以工代賑加速河北治水,卻不知道諸位有何教朕。”
而今已經有不少流民都被盧溝河大工收納了,否則這工程進度也不會這麼快,一想到即將到來更大規模的流民潮。朱祁鎮就一陣心慌。
於謙說道“陛下,臣隻問陛下一句話,決心可曾定下來?”
朱祁鎮說道“已經定下來了,決不會改變。”
於謙說道“去歲大水,今春大旱,京師的糧食恐怕不足。治水之事,最忌半途而廢。一旦半途而廢,得不償失,臣還想再問一句,陛下決心已下。”
朱祁鎮說道“錢糧用度,先生不用多想。”他微微一頓,說道“太皇太後給朕留下下兩千兩萬,朕就當這個敗家子,將這些錢都砸在治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