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朝廷風雲變
當王英來到京城的時候。
大朝會上麵的事情,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
陛下在早朝之上,力排眾議,敲定了大修河北水利之策。並加於謙工部尚書銜,可以所天下疆臣無出其右,即便是身上掛這兵部尚書銜為雲貴總督的王驥,也是比不得於謙的。
彆的不說,單單麾下士卒。
如果王驥手下能有十萬精銳,早就不與南疆土司虛以委蛇。大軍就能攻破孟養了。
於謙權力之重,也受到了不少言官反對,左都禦史劉球,刑部侍郎何文淵,等等都反對於謙的任命太重,破壞朝廷章程。
但是被朱祁鎮全部壓了下來,甚至本來沒有外放的何文淵,也外放山東,督促滅蝗之事。如果他做不好,一年之後,刑部侍郎就是彆人的了。
王英聽了這個消息,心中卻有一些欣喜。
無他。
就是於謙雖然非議很多,但是於謙聖眷之厚,而今天下人也都見識到了。
如果說之前,大家知道於謙被皇帝看重,還是官場的小道消息,而今卻已經名揚天下了。如果不是皇帝太小,於謙年紀太大快四十多歲了。
說不定,分桃斷袖之事,就會在民間流傳了。
所謂人紅是非多,皇帝在古代,可以是最大的八卦源。就好像是好像西漢好些皇帝都是雙插頭,到底是真是假,千載之下,也不能問了。
王英才不管,於謙在風口浪尖是怎麼樣的惶恐。他隻覺得皇帝看重於大人,他又是李大人介紹給於大人的。
有於大人這個大後台。
他還用怕什麼?
於是他安置好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於謙。
結果於謙根本不見。
隻是派一個老仆說道“我家老爺說了,你是奉詔入京,隻需在驛站等候陛下召見就行了。無須找他,他正要出
出京。也管不了你,不過你隻需實心為朝廷辦事,陛下是絕對不會虧待辦事之人。”
王英碰了一個釘子,隻能懨懨回到驛站。
卻不知道於謙所言固然是真的,但是在辭彆朱祁鎮的的時候,還是順帶說了一下海運,還有王英。
本來王英這樣的人,如果走正常程序,想要見到朱祁鎮,非數日不可。但是有於謙這一句話。朱祁鎮立即將召見王英。
即便朱祁鎮提前召見王英,王英也不是立即能見到皇帝的。必須要先到禮部學習禮儀。好在王景弘在世的時候,也是常進宮的,王英對一些禮儀並不陌生。這才很快結束了學習。排在三日後覲見。
朱祁鎮在文華殿召見了王英。
之所以文華殿,卻是因為朱祁鎮最近長長讓楊溥在朱祁鎮身邊,陪同召見大臣。
君臣之間,越發默契了。
朱祁鎮甚至覺得,楊溥用起來,要比楊士奇順手。
朱祁鎮其實也知道,楊溥定然是揣摩了他的心意,但是他並不是在乎的,隻要能辦成事情。什麼都好說。
特彆是,楊溥在執行朱祁鎮製定下的政策上麵十分得力。
就在早朝之上,確定了治水大方向之後,如果說之前,朱祁鎮對河北水利的看重,還大多是皇帝私人的意誌。
而今已經形成了國家意誌。
楊溥召集六部,於文淵閣堂會。更是將河北治水這一件事情,放在朝廷所有事情之上。
任何國家大事,都要為這一件事情讓步。
朱祁鎮雖然沒有參加這一次會議,但是會議上反對的聲音還是相當大的。
堂會的記錄,有厚厚一疊,數以十萬言。